[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电缆耐候性包装涂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7380.6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8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毕亮亮;徐志敏;高健;巫春生;万长东;胡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何浩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耐候性 包装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电缆涂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伏电缆耐候性包装涂敷装置,针对现有的涂敷不均匀、不全面的情况,涂敷效率低,并且缺少加热机构,使得涂敷好的光伏电缆易产生不均匀的漆膜表面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底座的顶部位于第一凹槽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两个第一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外圆环,本发明中,通过启动电机带动滑板上下滑动,可以带动转杆来回转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内圆环和第二内圆环同时转动,以此实现对电缆全面的涂敷和加热的效果,并且通过带动搅拌叶转动可以对储液起到搅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涂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缆耐候性包装涂敷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电缆是用来连接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的导线,是十分重要的光伏组件,太阳能技术作为新兴能源技术,已经逐渐被人类熟悉并广泛利用。光伏电缆属于户外使用材料,存在紫外线、臭氧、剧烈温度变化和化学侵蚀等环境因素对其造成的破坏,导致电缆护套破裂、老化,甚至会分解电缆绝缘层,从而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其耐候性由为重要,因此在光伏电缆的包装表层上需要对其进行涂敷操作,以提高其使用的性能,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现有的涂敷装置存在涂敷不均匀、不全面的情况,涂敷效率低,并且缺少加热机构,使得涂敷好的光伏电缆易产生不均匀的漆膜表面,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光伏电缆耐候性包装涂敷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涂敷不均匀、不全面的情况,涂敷效率低,并且缺少加热机构,使得涂敷好的光伏电缆易产生不均匀的漆膜表面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伏电缆耐候性包装涂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电缆耐候性包装涂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底座的顶部位于第一凹槽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块,两个第一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外圆环,第一外圆环的底部延伸至第一凹槽内并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外圆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内圆环,底座的顶部位于第二凹槽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块,两个第二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二外圆环,第二外圆环的底部延伸至第二凹槽内并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外圆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内圆环,且第一内圆环为中空结构,第一内圆环的内部设有环形管,环形管上呈环形等距固定连通有四个输液管,四个输液管的一端均贯穿第一内圆环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喷头,第二内圆环的内壁呈环形等距设有四个电热丝,所述底座的内部一侧设有安装腔室,且安装腔室与第一凹槽远离第二凹槽的一侧相连通,安装腔室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储液箱,储液箱的顶部设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一端贯穿底座的顶部并设有活动盖板,储液箱靠近第一凹槽的一侧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抽液泵,抽液泵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输液软管,且输液软管的另一端贯穿第一内圆环的外壁并与环形管相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一侧延伸至第一凹槽内并贯穿储液箱远离第一凹槽的一侧,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安装腔室内并传动连接有滑板,且滑板与安装腔室的内壁滑动连接并与转杆传动连接,且转杆分别与第一内圆环和第二内圆环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圆环的外壁呈半圆形等距转动连接有三个第一滚轮,且三个第一滚轮分别与第一外圆环的内壁滚动连接,通过第一滚轮便于第一内圆环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内圆环的外壁呈半圆形等距转动连接有三个第二滚轮,且三个第二滚轮分别与第二外圆环的内壁滚动连接,通过第二滚轮便于第二内圆环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圆环的底部设有第一凸齿,转杆位于第一凹槽内部的一侧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顶部贯穿第一开口并与第一凸齿相啮合,当转杆转动时,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凸齿的啮合运动,可以带动第一内圆环进行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7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富硒农产品中有机硒的逐级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医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