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元件检测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7734.7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0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孝;王大炜;陆永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元件 检测 系统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热元件检测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加热元件检测系统包括元件加热模块、电流互感器、PLC控制模块和加热电源控制模块;元件加热模块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和加热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PLC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流互感器和加热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加热电源控制模块,用于在PLC控制模块确定PID控制器关闭后,根据接收到的PLC控制模块输出的加热开启信号为元件加热模块提供电源;电流互感器,用于采集元件加热模块处于加热状态时的加热电流值;PLC控制模块,用于基于加热电流值确定目标电流值,并根据目标电流值确定加热元件对应的故障检测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实现加热元件故障自动检测,提高检测效率,保证生产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元件检测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光缆、电缆的生产制造中均需使用挤塑设备,当挤塑设备出现一半加热元件故障时,便会出现加热元件故障那部分的挤塑料不能完全融化,由此会导致产品脱料甚至直接报废。同时,多次出现不融化料,也会导致对挤塑设备的螺杆、螺镗以及模具产生一定的伤害,提高成本投入。
加热元件故障能否及时发现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每条生产线加热元件数量众多且每分每秒均可能出现故障,依靠人工点检、检测排查几乎不可能及时发现故障。
现有的加热元件故障检测手段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电阻检测法,使用万用表等设备检测加热元件的电阻值,再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但只能是在加热停止、线路断开的情况下使用,且工作量大,可能会影响生产进度;另一种是电流检测法,使用钳形电表检测发热线路电流,再与理论计算值对比,但在PID温度控制系统中并不实用,由于PID温度控制系统通断操作过于频繁,加热元件启动的瞬间电流一定会偏大,此时,对加热元件的故障检测判断并不准确,同时,工作量大,也无法达到自动检测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元件检测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以实现加热元件故障自动检测,提高检测效率,保证生产进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元件检测系统,该加热元件检测系统包括元件加热模块、电流互感器、PLC控制模块和加热电源控制模块;所述元件加热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互感器和所述加热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PLC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流互感器和所述加热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加热电源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PLC控制模块确定PID控制器关闭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PLC控制模块输出的加热开启信号为所述元件加热模块提供电源;
所述电流互感器,用于采集所述元件加热模块处于加热状态时的加热电流值;
所述PLC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加热电流值确定目标电流值,并根据所述目标电流值确定加热元件对应的故障检测信息。
可选的,所述元件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块接线柱、加热块和加热元件;其中,
所述加热块接线柱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相连,所述加热块接线柱的第二端与所述加热电源控制控制模块相连;所述加热块与所述加热块接线柱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加热元件置于所述加热块的空腔内。
可选的,所述加热电源控制模块包括交流接触器和加热电源;其中,
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元件加热模块相连,所述交流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流互感器电连接,所述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端与所述PLC控制模块相连,所述交流接触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加热电源相连。
可选的,所述PLC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根据所述故障检测信息确定所述加热元件为故障状态时,则输出报警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热元件检测方法,该加热元件检测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7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