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管内直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8050.9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2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313;A61B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君龙律师事务所 44470 | 代理人: | 朱鹏 |
地址: | 314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管 直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内直视系统,包括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所述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之间通过导血管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分别通过导液管连接充液装置,在所述第一膨胀体上还设置有微型摄像头并通过视频线连接到显示器。该血管内直视系统能够实现血管内的可视化,为医学操作提供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管内直视系统。
背景技术
血管医疗手术往往需要对人体血管组织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实时了解手术过程中人体血管的动态变化,最大程度的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差错,危急病人安全,而现有的血管医疗手术不能在手术过程中实现对人体血管的内部实时影像监控的目的,不能实现对血管内部的直接可视,这样会增加手术难度,尤其是一些需要在人体血管内进行支架移植操作的手术,这些手术精度要求高,而实现人体血管内可视化无疑会大大降低这类手术的操作难度,利于保障病人安全。
因此,如何使得人体血管内部可视化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管内直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血管内无法直接可视化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血管内直视系统,包括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所述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之间通过导血管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分别通过导液管连接充液装置,在所述第一膨胀体上还设置有微型摄像头并通过视频线连接到显示器。
在本发明血管内直视系统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膨胀体的入口设置有气动阀门,所述气动阀门通过导气管连接阀门控制器。
在本发明血管内直视系统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液管、导气管和视频线一体设置。
在本发明血管内直视系统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之间还设置有硬导丝,以及在所述硬导丝上设置有医疗器。
在本发明血管内直视系统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硬导丝连接所述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且所述硬导丝从所述第一膨胀体中延伸出来,所述硬导丝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膨胀体在血管内滑动。
在本发明血管内直视系统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硬导丝延伸出来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膨胀体在血管内滑动距离的刻度。
在本发明血管内直视系统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上开设有多个供器械通过的器械孔。
在本发明血管内直视系统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膨胀体连接有压力反馈装置。
在本发明血管内直视系统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充液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输送液体并使其膨胀阻挡血管内壁,膨胀之后的所述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呈饼状。
在本发明血管内直视系统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医疗器包括用于将血管内所述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之间的血液进行冲洗的冲洗设备以及用于将血管内的所述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之间的斑块物质吸收的回收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内直视系统,包括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所述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之间通过导血管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膨胀体和第二膨胀体分别通过导液管连接充液装置,在所述第一膨胀体上还设置有微型摄像头并通过视频线连接到显示器。该血管内直视系统能够实现血管内的可视化,为医学操作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血管内直视系统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血管内直视系统另一实施例中血管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第二医院,未经嘉兴市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80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操作简易的洗菜盆
- 下一篇:一种减肥瘦身膏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