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混合脱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8605.X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2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雄;何俊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雄润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12 | 分类号: | B01F3/12;B01F3/22;B01D19/00;B01F15/02;B01F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混合 脱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混合脱气装置,包括混料罐;所述混料罐包括混料罐体,其混料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混料罐体上部设置有进料组件;所述混料罐体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通过一个联管连通真空脱气系统;所述真空脱气系统包括脱气罐体,其脱气罐体内设置有脱气伞面结构,脱气伞面结构下方脱气罐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气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混合脱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气绝缘产品上,不论是电子灌封、绝缘浇注或自动压力凝胶工艺,因其较高电气性能的要求,不允许环氧树脂、聚氨酯、有机硅等绝缘材料的混合材料中有任何空气分子残留。在绝缘材料使用前一般都需要加入无机矿物粉末作为填料,在其生产过程中,都要求均匀混料并彻底脱气。但对于固-液体系,要混合均匀并彻底真空脱气,并不容易。在电工领域,尤其高电压等级的绝缘产品,这个混料脱气过程是整个绝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工序之一。
传统的脱气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将有机组分加入带有搅拌器的混料罐中,在一定温度下,加入无机粉体填料,边搅拌边抽真空脱气。这种脱气方式的优点是设备简单,但物料量较大时,需要使用配有大型电机的大型设备,并且还存在着物料体积大、脱气不彻底等问题,并且脱气时间较长,生产效率较低,不适合规模化的大型混合脱气。第一种是现在行业内最普遍使用的薄膜脱气装置,是在第一种的混料罐中加装了一个螺旋提升工装,螺旋提升杆的顶部加装一个伞片,混合料通过螺旋提升到伞片,混合物料在伞片上形成薄膜,在真空条件下完成脱气,脱气效果有明显改善但存在着薄片上脱气后的物料又重新流回混和料中,与未脱气的物料混合到一起,需要不断重复的脱气,耗时长,不适宜大规模的物料混合脱气,动力能效上也没有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混合脱气装置,包括混料罐;所述混料罐包括混料罐体,其混料罐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混料罐体上部设置有进料组件;所述混料罐体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通过一个联管连通真空脱气系统;所述真空脱气系统包括脱气罐体,其脱气罐体内设置有脱气伞面结构,脱气伞面结构下方脱气罐体底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轴和转动结构;所述转轴沿混料罐体的轴线设置;所述转动结构设于转轴的下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装置选自桨式搅拌器、涡轮式搅拌器、推进式搅拌器、锚式搅拌器、框式搅拌器、螺带式搅拌器、盘式搅拌器中的任一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组件包括用于进固体料的第一进料组件和用于进液体料的第二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料罐体和脱气罐体都为竖向设置的圆柱状罐体结构,由9~10mm厚的不锈钢板制成,其底部为锥形或者弧形以便出料且其上设有出料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混料罐体的体积为30~60L;以圆柱部分管径为基准,所述混料罐体的长径比为1.8~2.2。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气伞面结构为沿脱气罐体垂直轴方向布置的脱气伞对构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气伞对为上脱气伞和下脱气伞的伞口相对组成的正反式伞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脱气伞对由n级组成,n≥1。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以圆柱部分管径为基准,所述脱气罐体的长径比为1.9~3。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连续混合脱气装置,将混料与脱气分离,通过小型混合设备和真空无动力脱气方式,可实现连续混料、连续脱气,巧妙地通过增加伞片级数和伞片伞面面积的方法,延长物料的薄膜脱气时间和脱气速度,提高了脱气效果和生产效率,使材料行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液-粉末混料脱气的技术难题迎刃而解。另外,常压混料罐罐体尺寸较小,只需要小的电机作为动力源,可节省能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雄润树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雄润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86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