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现实与地理信息融合的网格化自动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9203.1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7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包开阳;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盾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2 | 分类号: | H04N5/222;H04N5/232;H04N7/18;H04N21/44;G08B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现实 地理信息 融合 网格 自动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现实与地理信息融合的网格化自动监测系统,包括后端智能软件、前端感知设备(智能灯杆等)。其中,后端智能软件主要是指地理信息与增强现实融合网格化自动监测系统。前端感知设备(智能灯杆)安装在园区不同区域内,用于视频安保、微型气象站、信息发布、广播等,前端感知设备(智能灯杆)将所有数据信息发送到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给用户端提供远程调用数据的功能。地理信息与增强现实融合网格化自动监测系统具有多参数融合预警,园区内车辆监控以及现场视频传输功能。本发明可远程通过公共广域网使用,亦可通过局域网使用,为应急场合下缺少公共网络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发明的地理信息与增强现实融合网格化自动监测系统可应用在石油、化工等工业园区,根据本发明的自动巡逻、电子边界、禁区报警、无人值守等功能,可实现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快速识别安全隐患并自动预警,给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强现实与地理信息融合的网格化自动监测系统,本发明涉及GIS电子地图可视化和增强现实融合网格化自动监测预警系统,以及专业数据库建设和前端感知设备(智能灯杆)。
背景技术
目前,GIS电子地图可视化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对空间有关的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模拟分析和显示,并且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现实内容与合成内容混合在一起,具体则是通过摄像头等装置将物理世界的物件真实的转换为虚拟世界的二位图像,根据计算机的计算将人眼看到的图形同步显示。普通灯杆具有照明,广告投放等功能。
上述系统及设备存在以下缺陷:
在化工园区及工业区等场景下,单一的GIS电子地图可视化或者单一的增强现实技术都无法全面的将园区内不同复杂的情况展现,单一的GIS电子地图可视化无法看到建筑物内部的实际情况,而单一的增强现实技术则无法在地理空间上有所建树。而普通的灯杆只有照明,广告投放等功能,功能比较单一。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既能够在地理空间上准确显示实际情况,又能显示建筑物内部的实际情况的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同时相应的前端感知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以化工园区为例,将园区按照风险因素的高低将区域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网格,其中风险因素最高的是一级网格,需要重点监管,二三级网格以此类推。地理信息系统与增强现实融合则是在GIS的基础上进行三维图形、场景建模,再将从视频采集模块获取的实时视频图像,经过与三维场景信息、地理空间信息地物的各种属性信息融合在一起进行渲染、显示,达到一种增强现实的效果,实现立体整体的画面直接全面呈现,所有的集成的信息完全与三维情景融合,可以点击整个园区的任意对象,可以查看其实时状态信息,了解园区整体态势。在不同级别网格内进行不同密度的前端感知设备(智能灯杆等)的安装,以达到监测无死角,且支持多网络环境下园区的无人实时监测、预警功能。
技术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与地理信息融合的网格化自动监测系统:
1、所述一种增强现实与地理信息融合的网格化自动监测系统包含后端智能软件、前端感知设备(智能灯杆等)。
2、所述后端智能软件包含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增强现实的融合、网格化安全管理、服务应用。
3、所述前端感知设备包含智能灯杆、传感器、视频监控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盾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塔盾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9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