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熔型合成渣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9217.3 | 申请日: | 202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9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合生;曾赞喜;匡争华;赵孟群;吴超超;余雷;黄波;梁小红;曾霞;欧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3 | 分类号: | G01N21/73;G01N1/38;G01N1/44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123 广东省韶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熔型 合成 检测 方法 | ||
一种预熔型合成渣的检测方法,包括:一次溶解步骤:在试样中加入盐酸溶液,并加热至微沸,得到初级溶液;除硅步骤:在初级溶液中加入氢氟酸反应,得到除硅溶液;检测步骤:设定钛元素的谱线强度值,以ICP光谱仪对待检溶液进行检测,得到试样中钛元素的浓度;针对预熔型合成渣中钛含量的检测,试样经酸综合处理,在ICP光谱仪测定,操作方便可控,检测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冶金化学分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预熔型合成渣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预熔型合成渣,成分为:CaO 50±3%、MgO 5±1%、SiO2≤6%、Al2O3 40±3%、S+P≤0.15%、TiO2≤0.3%使用场合LF炉(吨袋包装,粒度5-30mm)。作为一种炼钢用新型的复合型脱氧剂,能使钢水中的氧化物变为低熔点易于上浮的脱氧产物,净化了钢液,实现了预脱氧与终极脱氧与稀渣功能,并且具有一定的脱硫作用,最大程度的降低炼钢成本。因钛与氮、氧、碳都有极强的亲和力,可防止钢中产生气泡,也可固定氮、碳的有效元素,细化钢的晶粒,改善钢的性能。
钛的检测方法有重量法、滴定法、比色法。其中重量法与滴定法主要用于钛含量较高时检测;对于钛含量较低时一般采用光度法,常用方法有过氧化氢法、安替比林染料光度法、酚类试剂光度法、酸性三苯甲烷染料类光度法等20多种方法。
目前预熔型合成渣中钛含量的检测无相应的国家标准,大多参照采用碱熔比色法检测。但因碱熔时,因过氧化钠质量不稳定等原因,常出现检测结果波动。尤其光度法操作流程复杂,检测周期长,检测效率低难以满足日常生产检测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熔型合成渣的检测方法;针对预熔型合成渣中钛含量的检测,试样经酸综合处理,在ICP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操作方便可控,检测效率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熔型合成渣的检测方法,包括:
一次溶解步骤:在试样中加入盐酸溶液,并加热至微沸,得到初级溶液;
除硅步骤:在初级溶液中加入氢氟酸反应,得到除硅溶液;
检测步骤:设定钛元素的谱线强度值,以ICP光谱仪对待检溶液进行检测,得到试样中钛元素的浓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次溶解步骤中,所述盐酸的浓度为36wt%。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次溶解步骤中,每0.1g试样以10mL的盐酸进行溶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除硅步骤中,在初级溶液中加入氢氟酸反应,然后加入高氯酸并加热,至高氯酸烟冒尽,得到除硅溶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除硅步骤后还包括二次溶解步骤:在除硅溶液中加入盐酸,并加热至溶液清亮后,冷却,得到待检溶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步骤中,以转炉渣标样为标准样品配制溶液,在ICP光谱仪测量其发射强度值,以此绘制工作曲线,利用工作曲线得到试样中钛元素的浓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步骤中,所述钛元素的谱线强度值为337.28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步骤中,ICP光谱仪的设定参数为:RH功率1000W;观测高度11.5mm;辅助气流量1.0L/min;泵速20r/min;雾化器压力0.22MPa;载气0.25L/min;冷却气13L/min。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次溶解步骤中,每0.1g试样以10mL的盐酸进行溶解;除硅步骤中,氢氟酸的加入量为3mL,高氯酸的加入量为3mL;二次溶解步骤中,盐酸的加入量为5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92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