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触发器的异构数据库间相互同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89247.4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0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记强;王仁;冯帆;韩世杰;陈树峰;李新乐;李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16/25;G06F16/28;G06F16/2455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张然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触发器 数据库 相互 同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触发器的异构数据库间相互同步方法,其中,包括:注册数据源、建立控制表、建立触发器以及创建同步任务;步骤1:注册数据源;步骤2:对于在数据库存储用户数据的数据基表,创建一个对应的控制表,包含数据基表的主键,控制表记录数据源的变化过程;步骤3:建立触发器;触发器在数据基表发生变化时,同步完成控制表信息的写入,建立的触发事件为插入、删除与修改;步骤4:创建同步任务;设数据同步数据流由A数据源上数据流与B数据源上数据流两个部分组成,用户修改A数据源的数据基表内一条数据,在同步任务内就会开始一次数据同步的过程,完成将该条数据变更到B数据源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触发器的异构数据库间相互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领域,已经存在多个成熟的数据库产品(例如Oracle、SQLServer、Mysql、Postgre、武汉达梦、人大金仓、神州通用等),而在企业搭建的众多应用系统中,由于应用开发部门不同或者应用系统本身特点等因素,不同的系统使用的数据库系统不同,随着业务与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单一数据中心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跨地域的互联数据中心建设方案由此产生,例如三地两中心、异地多活数据库等方案,这种情形下就涉及异构数据库之间数据同步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异构数据库同步的方式为基于自身的同步复制技术实现的,各数据库厂商在各自的数据库复制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库的同步方案。例如SQLServer提出的出版者及订阅者同步方案,用于多台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Oracle采用多主复制和物化视图的方案实现数据同步功能。还有一些数据库同步方案是基于数据库日志文件的,这些都都依赖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技术,只能完成特定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不能被广泛使用。
此时亟需一种通用的异构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方案,以满足异构数据库之间数据的相互同步。
中国专利“CN 111026808 A一种基于国产环境下的异构数据库同步系统及同步方法”,提供了一种基于国产环境下的异构数据库同步系统,步骤包括:初始化模块、端口监听模块、任务管理模块、采集和抽取模块、文件写入模块等,通过读写个性化的设置,包括读写方式、频率、速率等的设置,可批量选择数据读取对象,系统自动匹配异构数据源的表结构,通过任务管理模块、采集和抽取模块选择生产端需要同步的表,完成传输配置,生产端的表将通过文件写入模块和通道传输模块同步映射到目标端,完成目标端的配置。本发明数据同步发起端支持国外主流的数据库,同时满足用户内外网隔离下的数据交换,实现实时捕获数据库日志,根据用户配置的过滤映射等功能,将非国产的数据库sql语句转换为最终生成目标端需要的sql语句。
中国专利“CN 111026808 A一种基于国产环境下的异构数据库同步系统及同步方法”,只能支持Oracle、SQLServer、Mysql向达梦数据库的数据同步,不能实现向其它数据库的同步,并且同步的方向也是单向的,即不能满足达梦数据库向Oracle数据库同步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触发器的异构数据库间相互同步方法,用于解决数据同步过程中同步“振荡”问题,
本发明一种基于触发器的异构数据库间相互同步方法,其中,包括:注册数据源、建立控制表、建立触发器以及创建同步任务;步骤 1:注册数据源;步骤2:对于在数据库存储用户数据的数据基表,创建一个对应的控制表,包含数据基表的主键,控制表记录数据源的变化过程;步骤3:建立触发器;触发器在数据基表发生变化时,同步完成控制表信息的写入,建立的触发事件为插入、删除与升级;步骤4:创建同步任务;设数据同步数据流由A数据源上数据流与B数据源上数据流两个部分组成,用户修改A数据源的数据基表内一条数据,在同步任务内就会开始一次数据同步的过程,完成将该条数据变更到B数据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未经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92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