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液压系统外壳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89936.5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0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精恒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02 | 分类号: | B08B3/0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梁永昌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液压 系统 外壳 清洗 装置 | ||
1.一种高效液压系统外壳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推车主体(1);
水槽(2),安装在所述推车主体(1)的顶端右侧;
转动机构(3),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水槽(2)的内腔顶端;
箱体(4),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推车主体(1)的顶端左侧;
往复机构(5),所述往复机构(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往复机构(5)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水槽(2)的前后两侧;
U形导管(6),所述U形导管(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U形导管(6)分别安装在前后两个往复机构(5)的顶端,所述U形导管(6)的内侧沿周向间隙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
所述转动机构(3)包括:
转动机构壳体(31),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水槽(2)的内腔顶端中心位置;
转动板(3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机构壳体(31)的内腔顶端,所述轴承的内环与转动板(32)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转动机构壳体(31)的内壁固定连接;
间歇转动组件(33),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壳体(31)的内腔底端,所述间歇转动组件(33)包括:
圆环座(331),设置在所述转动板(32)的下表面中心位置;
圆环板(332),螺钉连接在所述圆环座(331)的底端,所述圆环板(332)的内腔为斜面;
卡槽(333),所述卡槽(333)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卡槽(333)沿周向间隙开设在圆环板(332)的侧壁;
底座(335),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壳体(31)的内腔底端;
限位插板(336),设置在所述底座(335)的顶端中心位置;
第一插杆(337),沿左右方向插接在所述限位插板(336)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插杆(337)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限位插板(336)外壁左右两侧;
卡块(339),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插杆(337)的左端,所述卡块(339)可与对应位置处卡槽(333)的内腔卡接;
第一弹簧(338),套接在所述第一插杆(337)的外壁左侧,所述第一弹簧(338)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卡块(339)的左端和限位插板(336)的右端固定连接;
第一转轴(3310),沿上下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335)的顶端右侧,所述轴承的内环与第一转轴(3310)的外壁过盈配合,且轴承的外环与底座(335)的内壁固定连接;
凸轮(3311),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3310)的外壁中部,所述凸轮(3311)的侧壁与第一插杆(337)的右端相接触;
第一锥形齿轮(3312),键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3310)的外壁顶端;
第一电机(3313),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底座(335)的顶端右后方;
第二锥形齿轮(3314),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3313)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314)和第一锥形齿轮(3312)相啮合;
矩形块(3315),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壳体(31)的内腔底端且位于限位插板(336)的后侧;
插块(3316),沿左方向插接在所述矩形块(3315)的内腔,所述插块(3316)的左端延伸出矩形块(3315)的外壁并与对应位置上圆环板(332)的内腔适配插接;
插孔(3317),沿左右方向开设在所述插块(3316)的右端;
第二插杆(3318),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矩形块(3315)的内腔右端,所述第二插杆(3318)的左端与插孔(3317)的内腔相插接;
第二弹簧(3319),套接在所述第二插杆(3318)的外壁右侧,所述第二弹簧(3319)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插块(3316)的右端和矩形块(3315)的内壁固定连接;
电推杆(3320),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壳体(31)的内腔底端;
弧形制动板(3321),螺钉连接在所述电推杆(3320)的右端,所述弧形制动板(3321)的内壁可与圆环板(332)的侧壁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精恒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阳精恒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899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