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迁移用传输线对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0039.6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9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R27/02 | 分类号: | H01R27/02;H01R31/06;H01R13/502;H01R13/504;H01R13/512;H01R13/40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赵路路 |
地址: | 054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计算机网络 数据 迁移 传输线 对接 结构 | ||
1.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迁移用传输线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装置(100)、第二连接装置(200)和转接装置(300),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00)包括传输线(110)、第一连接套(120)和套圈(130),所述传输线(110)的内部套接有内芯(111),所述内芯(111)的右侧壁开有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套(120)套接于所述传输线(110)的外部,所述套圈(130)熔接于所述传输线(110)的右侧壁,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0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00)的右侧,所述第二连接装置(200)包括连接体(210)、第二连接套(220)和固定装置(230),所述连接体(210)的内部套接有导芯(211),所述导芯(211)与所述内芯(111)右侧壁的所述凹槽插接,所述连接体(210)的右侧壁熔接有连接座(212),所述连接体(210)的右侧壁开有第一卡槽(213)和第二卡槽(214),所述第二连接套(220)与所述连接体(210)的外侧壁熔接,所述连接体(210)通过所述固定装置(230)与所述转接装置(300)连接,所述转接装置(300)包括转接头(310)和插头(320),所述转接头(310)的左侧壁插接有第一连接片(311)和第二连接片(312),所述第一连接片(31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312)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卡槽(213)和所述第二卡槽(214),所述插头(320)与所述转接头(310)的右侧壁熔接,所述插头(320)与所述第一连接片(31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3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迁移用传输线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120)与所述第二连接套(220)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迁移用传输线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30)包括第一固定座(231)、连接杆(232)和第二固定座(233),所述第一固定座(231)和所述第二固定座(233)分别与所述连接体(210)和所述转接头(310)的外侧壁熔接,所述连接杆(232)的右端通过旋转轴与所述第二固定座(23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232)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231)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迁移用传输线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套(220)的壁体内开有通风孔(2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迁移用传输线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310)的左侧壁与所述连接座(212)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迁移用传输线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210)的左侧壁开有环形凹槽,所述内芯(111)的右侧壁与所述连接体(210)左侧壁的所述环形凹槽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网络数据迁移用传输线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120)的外侧壁套接有橡胶套(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00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水线皮带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生态大棚苗木育苗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