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架式钻锚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0700.3 | 申请日: | 2020-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2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斌;肖绪才;车万里;马宏伟;黄永安;赵友军;曹现刚;刘备战;傅磊;王川伟;杨光耀;张站民;张宏伟;薛旭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D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架 锚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式钻锚机器人,包括第一排钻机构、侧帮护盾机构、前部上网机构、升降工作平台机构、框架式机体、第二排钻机构和锚网运输机构;钻锚机器人在到达钻锚位置时,通过锚网运输机构传输支护锚网到前部上网机构,侧帮护盾机构展开撑网至侧帮煤壁并松网,前部上网机构向左右两侧展开锚网后,向上顶网与顶板贴合,护盾将侧帮网片与侧帮贴合,锚网到达待支护位前时,所有钻机进入待机状态,待锚网到达待支护位后,按照钻锚工艺进行钻锚作业。本发明的钻锚机器人集运网、铺网、顶网、护帮、打钻、上锚杆于一体,实现巷道机械化的高效性与可靠性支护,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障工人的安全,为进一步提高掘进的效率提供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框架式钻锚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煤巷掘进主要采用掘、锚分开的交替作业方式,据统计,在1个作业循环中,支护时间占循环总时间的50%~60%,掘进时间占20%~25%,工作准备时间及机械故障时间占10%~15%,掘进快而支护慢。所以支护和掘进的平衡是影响煤矿快速掘进的关键因素,为此,研发一种能与掘进机器人相互配合的钻锚机器人,实现掘、钻、支的平行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锚杆机是煤矿巷道支护关键设备,主要分为单体锚杆钻机、机载锚杆钻机和锚杆钻车,单体锚杆钻机需要人员操作锚杆钻机进行锚杆锚固作业,同时依靠人工频繁搬动,造成辅助作业时间较长,占用人员多、掘进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单进水平低,危险性大,机械化锚固能力差,与掘进机配套串行作业容易引起掘锚失衡问题;而机载锚杆钻机体积相对较小,可以给井下工人提供较为宽松的作业环境,便于井下工人生产,但其除更换钻杆、装锚杆、装药工序外,其余所有操作均为人工完成,尤其在铺网方面,采用较传统的手工铺网方式,由人工将金属网搬运至铺网地点,利用手工进行铺网作业;而锚杆钻车虽然可以实现高效率完全机械化锚固作业,但一般与巷道掘进设备配套交替作业方式进行支护作业,无法保证高效的掘进效率。
综上所述,目前的钻锚支护装置采用大量人工辅助完成支护,其中人工辅助占用支护作业的大多时间,且装备不够全面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与掘进机器人相互配合,集运网、铺网、顶网、护帮、打钻、上锚杆于一体的框架式钻锚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框架式钻锚机器人,包括第一排钻机构、侧帮护盾机构、前部上网机构、升降工作平台机构、框架式机体、第二排钻机构和锚网运输机构;框架式机体前侧安装第一排钻机构,前侧上部安装前部上网机构,前侧左右侧帮侧各安装一个侧帮护盾机构,框架式机体后侧安装第二排钻机构,第一排钻机构和第二排钻机构之间安装升降工作平台机构,框架式机体后侧顶部安装锚网运输机构;钻锚机器人在到达钻锚位置时,通过锚网运输机构传输支护锚网到前部上网机构,侧帮护盾机构展开撑网至侧帮煤壁并松网,前部上网机构向左右两侧展开锚网后,向上顶网与顶板贴合,护盾将侧帮网片与侧帮贴合,锚网到达待支护位前时,所有钻机进入待机状态,待锚网到达待支护位后,按照钻锚工艺进行钻锚作业,当所有钻机完成钻锚作业后,进入下一循环的锚杆施工任务。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排钻机构包括左右滑动导轨组、左帮锚机构、顶锚机构和右帮锚机构;左右滑动导轨组布置在框架式机体的前端,其上左侧布置左帮锚机构,中间布置顶锚机构,右侧布置右帮锚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07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热失效化学反应调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快速成桩装置及其成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