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承载物减震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0836.4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5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郑炜;黄兴涛;陈岗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埃力森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 |
地址: | 402473 重庆市荣***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减震 放置 方法 | ||
1.一种承载物减震放置方法,使用减震放置台实现被承托的物品的防震安放;所述减震放置台包括第一壳体和多个多向减震组件;所述多向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减震单元和第二减震单元;所述第一减震单元包括轴向为第一方向的第一固定框和第一浮动框,以及限制所述第一浮动框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框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的第一减震辊;所述第二减震单元包括轴向为第二方向的第二固定框和第二浮动框,以及限制所述第二浮动框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框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的第二减震辊;所述第一固定框与所述第二浮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所述第一壳体与多个所述第一浮动框固定连接,并在远离所述第一浮动框的一面形成承载面,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根据待承托的物品的大小选择所述多向减震组件的数量;
将所有所述多向减震组件的所述第二减震单元平行或同轴设置;
将所有所述第二减震单元固定设置在水平放置面上;
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多向减震组件远离所述水平放置面的一面形成承载面;
将待承托的物品放置于所述承载面上;
所述第一固定框和所述第一浮动框配合形成限位所述第一减震辊的第一活动空间;
所述第一固定框远离所述第一浮动框的一端为第一固定端;
所述第一浮动框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框具有第一初始位置和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异位的第一浮动位置,所述第一活动空间随着所述第一浮动框相对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位置变化而连续变化;
在所述第一浮动位置时所述第一活动空间到所述第一固定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活动空间到所述第一固定端的距离;
所述第一固定框的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一弧形槽,第一弧形槽整体沿第一固定框的轴向延伸,第一弧形槽的中间部分向远离第一浮动框的方向弯曲;
所述第一浮动框的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三弧形槽形成的第一配合槽,第三弧形槽整体沿第一浮动框的轴向延伸,第三弧形槽的中间部分向远离第一固定框的方向弯曲;
所述第一配合槽与所述第一弧形槽重叠的部分形成所述第一活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物减震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待承托的物品放置于所述承载面上的步骤后,还包括步骤:
在所述承载面上设置有水平仪,调整所述待承托的物品的位置,使得所述水平仪显示所述承载面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物减震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有所述多向减震组件的所述第二减震单元平行或同轴设置的步骤前,还包括步骤:
将相邻的所述多向减震组件的所述第二固定框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物减震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二容置空间至少能够容置两个所述第二减震单元;
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减震单元的一面具有固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物减震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框和所述第二浮动框配合形成限位所述第二减震辊的第二活动空间;
所述第二固定框远离所述第二浮动框的一端为第二固定端;
所述第二浮动框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框具有第二初始位置和与所述第二初始位置异位的第二浮动位置,所述第二活动空间随着所述第二浮动框相对所述第二固定框的位置变化而连续变化;
在所述第二浮动位置时所述第二活动空间到所述第二固定端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二活动空间到所述第二固定端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埃力森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埃力森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08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