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插拔机构和电连接器插拔机构的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0969.1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9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赫;李鹏飞;李继明;朱志远;王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43/26;H01M50/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王佳璐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机构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插拔机构和电连接器插拔机构的运行方法,其中电连接器插拔机构包括:电连接器、下压板、滑轮组件和传动链条。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下压板分别可竖向移动的设置;所述传动链条可运动的缠绕在所述滑轮组件上,在所述下压板移动时所述传动链条带动所述电连接器移动,以使所述电连接器与放置在所述下压板上的动力电池插接;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的移动距离大于所述下压板的移动距离。该电池插拔机构不具有动力源,可通过动力电池对其施加重力的作用而自动完成其上电连接器与动力电池的配合插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插拔机构和电连接器插拔机构的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电池插拔机构内均设置有动力源,以通过动力源来驱动电池插拔机构中的电连接器与动力电池配合插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连接器插拔机构,该电池插拔机构不具有动力源,可通过动力电池对其施加重力的作用而自动完成其上电连接器与动力电池的配合插接。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上述电连接器插拔机构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的运行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包括:电连接器和下压板,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下压板分别可竖向移动的设置;滑轮组件和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可运动的缠绕在所述滑轮组件上,在所述下压板移动时所述传动链条带动所述电连接器移动,以使所述电连接器与放置在所述下压板上的动力电池插接;其中,所述电连接器的移动距离大于所述下压板的移动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该电池插拔机构不具有动力源,可通过动力电池对其施加重力的作用而自动完成其上电连接器与动力电池的配合插接。
另外,根据发明实施例的电连接器插拔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所述动滑轮设置在所述下压板上,且所述定滑轮位于所述动滑轮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链条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连接器连接,所述传动链条的第二端与所述动滑轮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链条包括:链条主体,所述链条主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链条主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定滑轮配合传动且绕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第二段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动滑轮配合传动且绕过所述动滑轮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插拔机构还包括:支撑框架,所述电连接器设置在上压板上,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分别可沿竖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定滑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滑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中部,所述动滑轮设置在所述下压板的内壁的中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的移动距离不小于所述下压板移动距离的三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插拔机构还包括: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连接在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支撑框架之间,且在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下压板移动时,所述回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回位弹簧为两个,两个所述回位弹簧分置于所述传动链条的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插拔机构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之间,以使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能够相对所述支撑框架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导轨以及滑块,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滑块分别与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连接,所述滑块可滑动的配合在所述导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09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长因子组合物及其在食品中抗衰老的应用
- 下一篇: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