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压的PTC加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1085.8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7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高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守勇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H05B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徐锟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杭州市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压 ptc 加热器 | ||
本发明属于PTC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压的PTC加热器。针对现有PTC加热器采用并联形式导致电气耐压强度较低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耐压的PTC加热器,所述PTC加热器包括:多个金属散热器;PTC发热组件,所述PTC发热组件包括多片间隔分布的PTC发热片,所述PTC发热组件胶粘于串联相邻的金属散热器之间:多个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于所述金属散热器上;其中,串联相邻的金属散热器及串联相邻的金属散热器之间的PTC发热组件形成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有多个,至少两个所述发热单元串联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包括金属散热器及PTC发热片的至少两个发热单元串联,在同等条件下,串联相比并联的方式,耐压强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TC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耐压的PTC加热器。
背景技术
PTC加热器,也称PTC发热体,由镀锌外压板、不锈钢波纹状弹簧片、镀锌内压板、PTC发热片、镀镍铜电极端子和PPS高温塑胶电极护套等组成。PTC加热器由于采用波纹状散热片,提高了其散热率,且综合了胶粘和机械式的优点,并充分考虑到PTC发热件在工作时的各种热、电现象,其结合力强,导热、散热性能优良,效率高,安全可靠。PTC加热器的一大突出特点在于安全性能上,即遇风机故障停转时,PTC加热器因得不到充分散热,其功率会自动急剧下降,此时加热器的表面温度维持在居里温度左右(一般在250℃上下),从而不致产生如电热管类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
现在行业标准:QBT 2164-2013《家用和类似用途风扇型PTCR发热器》第3.2条风扇型PTCR发热器的定义:由一片或多片并联使用的PTCR和金属散热器组合成的用机械方法使空气流动加热的发热器。第5.3.3条耐电压的定义:发热器在额定电压为220V时,耐电压值不应小于500V;额定电压为110V时,耐电压值不应小于350V。
参见图1,现有的PTC加热器,其采用多片并联的PTCR(PTC发热片),并联后的PTCR也均并联。在实际测试时,经常出现PTCR被击穿的情形。究其原因,是受限于PTCR的材料或加工工艺,在厚度固定时,PTCR的耐压强度不够。为提升耐压强度,一个途径是增加PTCR厚度。但是,由于PTCR本身具有热阻,PTCR厚度增加会使得热阻增加,从而降低PTC加热器的发热效率。提升耐压强度的另一途径是改善PTCR的性能,使得更薄的PTCR即可获得足够的耐压强度。然而,改善PTCR的性能的研发难度可想而知。
此外,现有带多组PTCR的PTC加热器,每一组PTCR之间都要布置接线端子用来连接电源,两个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是两个金属散热器厚度和一个PTCR厚度的和,该距离一般小于20mm。但是,PTCR发热器的热断路器的尺寸不小于34mm。因此,两个接线端子之间的距离不足以容纳热断路器,必须将热断路器放置在另外一侧。由于热断路器位于另一侧,这样需要增加导线等部件将远置的热断路器连接在PTC加热器的电路中,不仅结构复杂,大电流的接触点增多,增加安全隐患,而且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PTC加热器的电气耐压强度较低的不足,提供一种高耐压的PTC加热器,有效提升其电气耐压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耐压的PTC加热器,所述PTC加热器包括:
多个金属散热器;
多片并联的PTC发热片,所述PTC发热片胶粘于相邻的金属散热器之间:
其中,相邻的金属散热器及相邻的金属散热器之间的多片并联的PTC发热片形成发热单元,所述发热单元至少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发热单元串联连接。
本发明的PTC加热器,其至少有两个且串联的包括金属散热器及PTC发热片的发热单元,在同等条件下如采用相同的PTC发热片且接入电压相同情况时,串联相比并联的方式,耐压强度更高。PTC加热器的功率可以通过更换PTC发热片调节,以符合相应标准或者满足相应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守勇,未经高守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10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箱特种速比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利用盐共晶法制备抗回生直链淀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