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测压管路防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1686.9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4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宋郑国;许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劲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3C10/28;F23M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测压管 路防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测压管路防堵装置,包括撞击杆、墙体、气源接口和外套管,所述墙体的一侧表面设有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背离墙体的一侧表面设有保温棉,所述墙体、金属外壳和保温棉上插接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撞击杆,所述撞击杆的一端设有撞击端,所述撞击杆通过撞击端连接有撞击头,所述撞击杆背离撞击端的一端设有推拉结构,所述外套管背离墙体的一端设有气源接口。本发明具备通过机械撞击达到清扫目的,并且通过气源吹扫与密封保护测压管路的堵塞隐患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测压管路防堵装置。
背景技术
CFB锅炉炉内燃烧为正压燃烧,而且在循环流化的过程中,床料在炉内由于空隙率变化导致浓度纵向会出现密相区、过渡区、稀相区。浓度不同,对炉内内壁的碰撞速率不同,但是由于炉内正压燃烧,伴随时间的持续,床压点肯定会发生堵塞,甚至堵死,出现床压死区的现象。另一个原因就是炉内物质种类有关系,炉内燃烧属于流化燃烧,加上返料腿不停返料,炉内脱硫同时进行,在颗粒粒径控制不好的情况下,炉内同事存在着煤颗粒,CaO,空气,水分,SOx,NOx,CaSO4,CaSO3,包括金属化合物等一些其他物质,在炉内启动到燃烧800-950℃的床层温度环境下,炉内正压燃烧,加上物料的流化往返,炉内高动量有粘度分子势必会在高温情况下对测压管道造成阻塞。
在线吹扫能够避免管道阻塞,使用大于床层压力的吹扫气对测压管道进行吹扫,但是测压管还是长期暴露在紊乱的环境中,单凭吹扫周期过程中难免会继续发生床料堵塞测压原件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测压管路防堵装置,具备通过机械撞击达到清扫目的,并且通过气源吹扫与密封保护测压管路的堵塞隐患的优点,解决了在线吹扫能够避免管道阻塞,使用大于床层压力的吹扫气对测压管道进行吹扫,但是测压管还是长期暴露在紊乱的环境中,单凭吹扫周期过程中难免会继续发生床料堵塞测压原件问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测压管路防堵装置,包括撞击杆、墙体、气源接口和外套管,所述墙体的一侧表面设有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背离墙体的一侧表面设有保温棉,所述墙体、金属外壳和保温棉上插接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撞击杆,所述撞击杆的一端设有撞击端,所述撞击杆通过撞击端连接有撞击头,所述撞击杆背离撞击端的一端设有推拉结构,所述外套管背离墙体的一端设有气源接口。
优选的,所述撞击头经车床加工制成狼牙形状。
优选的,所述撞击杆采用气源暗槽和外部气源软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套管内壁打磨完全,且所述外套管内壁光滑度强于外壁光滑度。
优选的,所述气源接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压力表和外部气源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机械撞击结构,然后在内部撞击杆前段设计撞击头,撞击头上车床加工制成狼牙形状,有助于冲撞和减少熔渣粘性;在内部撞击杆整体一侧用车床加工防堵气源通道用于气源吹扫和测量压力,撞击杆采用气源暗槽和外部气源软管连接,在撞杆进退时不会脱落,同时保证气源的稳定性,在气源连接管道外部安装压力表,直接实测床层压力;且气源接口与气源连通,对外套管与撞击杆提供吹扫与密封作用,在气源关闭的时候,进行压力采集,然后通过压力变送器对数据进行输送到DCS系统中,进行逻辑计算与数据分析,完成数据的有效性显示,完成物料高度的判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撞击头主视外观示意图。
图中:1、撞击端;2、撞击杆;3、墙体;4、金属外壳;5、保温棉;6、气源接口;7、推拉结构;8、外套管;9、撞击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劲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劲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16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