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式氮气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2178.2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7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鲁小俊;王银平;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盖斯伊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04 | 分类号: | C01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张楠楠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氮气 分离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式氮气分离设备,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吸附分离组件,所述吸附分离组件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均设置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吸附塔通过连接阀组件与第二吸附塔连接;控制器,与电源、所述连接阀组件电连接,所述连接阀组件还用于将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与供气设备出气端连接;所述连接阀组件还连接氮气缓冲罐,所述氮气缓冲罐的氮气进端与所述连接阀组件的氮气出端连接;所述氮气缓冲罐的氮气出端还通过管道连接有氮气检测及处理组件。本发明结构简单,减小了设备体积,从而整个分离设备的占地小,且减小成本,相比现有的大型设备,本发明工作时的噪音小,并且采用软管连接,方便安装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氮气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式氮气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变压选择性吸附(PSA)制氮法,是利用O2分子和N2分子在碳分子筛微孔内的缝隙扩散速率不同,分子直径较小的O2以较快的速度向微孔内扩散,并优先被碳分子筛吸附,从而实现氧氮分离,生产出高纯氮气。由于PSA法制氮工艺流程简单、节能、安全且制得的氮气纯度高,是目前工业制氮的主要方法之一。现有技术中,PSA制氮一般是将高压空气通入设有碳分子筛的吸附塔内进行吸附分离的。目前,制氮机通常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大型的制氮机应用在中小型用户手中,成本投入太大,无法给用户带来太高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式氮气分离设备,用以解决目前制氮机通常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大型的制氮机应用在中小型用户手中,成本投入太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式氮气分离设备,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连接的吸附分离组件,
所述吸附分离组件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均设置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吸附塔通过连接阀组件与第二吸附塔连接;控制器,与电源、所述连接阀组件电连接,所述连接阀组件还用于将第一吸附塔及第二吸附塔与供气设备出气端连接;
所述连接阀组件还连接氮气缓冲罐,所述氮气缓冲罐的氮气进端与所述连接阀组件的氮气出端连接;所述氮气缓冲罐的氮气出端还通过管道连接有氮气检测及处理组件。
优选的,所述模块式氮气分离设备还包括第九阀门,所述第九阀门第一端与供气设备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氮气缓冲罐的进气端设置第十阀门;
所述连接阀组件包括:
第一阀门,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九阀门的第二端;
第二阀门,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吸附塔的进气端,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阀门的第二端;
第三阀门,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吸附塔的进气端,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阀门的第二端;
第四阀门,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吸附塔的进气端,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消声器;
第五阀门,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吸附塔的进气端,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消声器;
第六阀门,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吸附塔的出气端;
第七阀门,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吸附塔的出气端;
第八阀门,第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六阀门第二端及第七阀门第二端,所述第八阀门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第十阀门远离氮气缓冲罐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均为气动阀,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八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九阀门为手动阀门;
所述第九阀门和第一阀门之间还设置第十五阀门,所述第十五阀门为减压阀,所述第十五阀门与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盖斯伊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盖斯伊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21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素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脱皮花生加工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