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进入隐私模式的NFC激活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3097.4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5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维维卡纳德·埃兰戈维安;亚伦·德朗;阿里·哈桑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秀君;鲁恭诚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进入 隐私 模式 nfc 激活 | ||
本公开提供了“车辆进入隐私模式的NFC激活”。一种车辆,包括小键盘和处理器,所述小键盘包括近场通信(NFC)传感器。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为:以正常操作模式操作,在所述正常操作模式中允许远程无钥匙进入(RKE)功能或被动进入被动起动(PEPS)功能;以隐私操作模式操作,在所述隐私操作模式中不允许所述RKE功能或所述PEPS功能;响应于在处于所述正常模式时经由所述NFC传感器检测到授权的访问装置,并且响应于在从检测到所述访问装置起的预定时间内接收到锁定命令,从所述正常模式转变为所述隐私模式;以及响应于在处于所述隐私模式时经由所述NFC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授权的访问装置,从所述隐私模式转变为所述正常模式。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各方面总体上涉及使用近场通信(NFC)来提供对隐私模式的进入,在隐私模式中不允许远程无钥匙进入功能(RKE)或被动进入被动起动(PEPS)功能。
背景技术
车辆钥匙扣可用于允许用户访问车辆。一些钥匙扣装置进行操作,使得当按下钥匙扣上的按钮时,所述装置向车辆发送代码以指示车辆将车辆解锁。PEPS钥匙扣操作以对由车辆发送的挑战脉冲串提供响应,其中如果车辆接收到恰当的响应,则用户可通过抓握车门把手来将车门解锁。
正在引入手机即钥匙(PaaK)系统以允许用户利用他们的手机来将车辆解锁而无需钥匙扣装置。这些系统可与钥匙扣类似地操作,但是其中手机经由蓝牙低功耗(BLE)或其他移动装置无线技术与车辆进行通信。
小键盘可定位在车辆的外部,并且也可用于锁定车辆和将车辆解锁。响应于在小键盘上成功输入工厂代码,驾驶员可将车门解锁,所述工厂代码是包括数字序列或其他这类字符的代码。驾驶员还可使用工厂代码来编程新代码(有时称为个性化代码),所述新代码可比工厂代码更容易记住并且可用于借助小键盘将车辆解锁。
发明内容
在第一说明性实施例中,一种车辆包括小键盘和处理器,所述小键盘包括近场通信(NFC)传感器。所述处理器被编程为:以正常操作模式操作,在所述正常操作模式中允许远程无钥匙进入(RKE)功能或被动进入被动起动(PEPS)功能;以隐私操作模式操作,在所述隐私操作模式中不允许所述RKE功能或所述PEPS功能;响应于在处于所述正常模式时经由所述NFC传感器检测到授权的访问装置,并且响应于在从检测到所述访问装置起的预定时间内接收到锁定命令,从所述正常模式转变为所述隐私模式;以及响应于在处于所述隐私模式时经由所述NFC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授权的访问装置,从所述隐私模式转变为所述正常模式。
在第二说明性实施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响应于以下情形而从其中允许远程无钥匙进入(RKE)功能或被动进入被动起动(PEPS)功能的正常模式转变为其中不允许RKE功能或PEPS功能的隐私模式:(i)经由车辆的小键盘的近场通信(NFC)传感器检测到授权的访问装置并且在从检测到所述访问装置起的预定时间内接收到锁定命令,(ii)在预定义时段内将预定义组合输入到所述小键盘中,或(iii)经由所述NFC传感器检测到被预先指定为调用所述隐私模式的授权的访问装置;以及响应于在处于所述隐私模式时经由所述NFC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授权的访问装置,从所述隐私模式转变为所述正常模式。
在第三说明性实施例中,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车辆的控制器的处理器执行时致使所述车辆:响应于以下情形而从其中允许远程无钥匙进入(RKE)功能或被动进入被动起动(PEPS)功能的正常模式转变为其中不允许RKE功能或PEPS功能的隐私模式:(i)经由车辆的小键盘的近场通信(NFC)传感器检测到授权的访问装置并且在从检测到所述访问装置起的预定时间内接收到锁定命令,(ii)在预定义时段内将预定义组合输入到所述小键盘中,或(iii)经由所述NFC传感器检测到被预先指定为调用所述隐私模式的授权的访问装置;以及响应于在处于所述隐私模式时经由所述NFC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授权的访问装置,从所述隐私模式转变为所述正常模式。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使车辆实现车辆进入隐私模式的示例性无钥匙进入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