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理管理平台的数据加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3805.4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9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普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孙玉营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 管理 平台 数据 加密 方法 系统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管理平台的数据加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包括:将待加密数据转换为初始字节数组,并将所述初始字节数组翻转顺序形成字节集合;将所述字节集合追加至字符串缓冲区,并根据字节集合的字节数量的奇偶性选择相应的加密方法对字节集合进行加密,得到初级加密字符串;利用信息摘要加密算法对所述初级加密字符串进行加密,得到二级加密字符串;将所述二级加密字符串的顺序翻转,得到最终加密字符串。本发明设计的加密流程增强了加密破解难度,保障了管理平台的前后端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加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理管理平台的数据加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物理基础设施管理方面,数据安全尤为重要。比如前端和后端的数据交互,通过http或者https方式传输参数。参数的加密必不可少。但是目前的加密方式比较简单。基本都采用常见的加密方式。如:MD5、BASE64、AES等。这些算法都是公开公用的算法。容易被破解。
比较常见的破解方式通常为:常见对称加密算法比如AES反解密;根据彩虹表进行查表破解HASH单向算法如MD5,SHA1等;对于多次HASH,也只是增加了破解的时间,并没有本质上的提升。
所以,想要达到数据安全的目的,还是需要编写自己的专用加密算法。这样既安全有快速。可以实现真正的安全交互。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管理平台的数据加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管理平台的数据加密方法,包括:
将待加密数据转换为初始字节数组,并将所述初始字节数组翻转顺序形成字节集合;
将所述字节集合追加至字符串缓冲区,并根据字节集合的字节数量的奇偶性选择相应的加密方法对字节集合进行加密,得到初级加密字符串;
利用信息摘要加密算法对所述初级加密字符串进行加密,得到二级加密字符串;
将所述二级加密字符串的顺序翻转,得到最终加密字符串。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字节集合的字节数量的奇偶性选择相应的加密方法对字节集合进行加密,包括:
若所述字节数量为偶数,则利用单向哈希加密算法对所述字符串缓冲区的字节集合进行加密;
若所述字节数量为奇数,则将所述字节集合的字节相加。
进一步的,所述利用信息摘要加密算法对所述初级加密字符串进行加密,包括:
初始化一个字符串数组作为辅助数组;
利用信息摘要加密算法将所述初级加密字符串转换为字节数组;
提取字节数组中的字节,并将当前次字节与辅助数组长度的商作为第一角标,将当前次字节与辅助数组长度的余数作为第二角标,根据第一角标和第二角标将辅助数组的相应字节添加至二级字符串缓冲区;
循环提取字节数组中的自己,直至遍历所述字节数组中的所有字节。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用户的注册密码作为所述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加密数据;
将用户的登录密码作为所述待加密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加密数据;
通过比对所述第一加密数据与第二加密数据的一致性校验登录用户的合法性。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管理平台的数据加密系统,包括:
数据处理单元,配置用于将待加密数据转换为初始字节数组,并将所述初始字节数组翻转顺序形成字节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8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蛋糕奶油抹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I2C死锁并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