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2C死锁并恢复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3810.5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84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G06F13/4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营磊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2c 死锁 恢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I2C死锁并恢复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交换机CPU设置光模块读取单元和光模块隔离单元;S2.设置光模块读取单元定期扫描交换机内各光模块状态,并读取在位光模块的内容,判断是否存在读取内容失败,但状态为在位的光模块;若有,判定存在故障光模块;S3.设置光模块隔离单元将交换机所有光模块隔离,复位I2C总线,查找并屏蔽故障光模块,以及在屏蔽掉故障光模块后,解除交换机中正常光模块的隔离,并在光模块隔离前后通知BMC。本发明有效检测光模块损毁造成的I2C死锁,及时对I2C总线进行复位,同时将损毁后故障光模块屏蔽掉,并能自动将故障恢复后光模块解除屏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模块I2C自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2C死锁并恢复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EEPROM,是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的简称,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唯读记忆体。
DOM,是Digital Optical monitoring的简称,是数位光模块监控。
BMC,是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的简称,基板管理控制器。
随着网络世界的快速发展,因特网上的网络设备越来越多,网路线缆也相对地更丰富且多元化,网路线缆大多通过I2C设备存取信息,当线缆故障时,I2C总线将出现死锁的现象,此时,在I2C总线上的任何设备,都会变成无法存取的状态。如何快速的识别I2C总线死锁的情况,并迅速的把总线恢复为正常的状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I2C总线和SPI一样也是主从式架构,不过它不同于SPI的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结构,它是以汇流排型式介接,同时汇流排上允许有多个master(主设备)和多个slave(从设备)。I2C发生死锁的原因有很多种,但简单来说,是主从都进入一个相互等待的死锁状态。另一种情况是从设备损坏,将会持续把SDA拉低,此时也同样会造成I2C总线死锁的状况。例如,网络中交换机常用光模块,光模块作为I2C总线上的从设备,发生毁损的时候,也会发生I2C总线死锁,在I2C总线上的任何设备,都会变成无法存取的状态。而且造成I2C总线死锁也并能及时发现是由于光模块毁损造成的,需要逐个排除原因。
现有技术中一种方式是在I2C主设备中增加I2C总线恢复程序。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大部分主设备的I2C模块由内置的硬件电路来实现,软件并不能够直接控制SCL信号模拟产生需要时钟脉冲。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方式是导入商用硬件,在I2C上串入一个具有死锁恢复的I2C缓冲器。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需增加额外的硬件成本,且此硬件若有运作问题,并不便于除错。
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I2C死锁并恢复的方法及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光模块毁损造成I2C死锁不能及时发现,现有的I2C死锁恢复的技术都需要耗费额外硬件电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I2C死锁并恢复的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I2C死锁并恢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交换机CPU设置光模块读取单元和光模块隔离单元;
S2.设置光模块读取单元定期扫描交换机内各光模块状态,并读取在位光模块的内容,判断是否存在读取内容失败,但状态为在位的故障光模块;
S3.设置光模块隔离单元将交换机所有光模块隔离,复位I2C总线,查找并屏蔽故障光模块,以及在屏蔽掉故障光模块后,解除交换机中正常光模块的隔离,并在光模块隔离前后通知BMC。
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S21.设置光模块读取单元定期扫描交换机内各光模块状态,并获取在位状态的光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8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