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煤矿人员安全行为监控预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3961.0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6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宇;杨成;苏东升;刘莹;石永恒;杨凯;李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E21F17/18;A61B5/11;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韩晓娟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 视觉 煤矿 人员 安全 行为 监控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煤矿人员安全行为监控预警系统,涉及煤矿监控技术领域,包括人员测试模块、人员管理模块、电脑终端模块、监控模块、矿下工作区域、设备维修模块,所述人员测试模块的输出端与矿下工作区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矿下工作区域的输出端与监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矿下工作区域的输入端与监控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监控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脑终端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本系统不仅实现了对工人身心状态的监督,从侧面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安全系数,同时能够实现了对内部设备的排查更换,避免了老化零件造成的风险,进而极大的提高了工作安全系数,有效地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煤矿人员安全行为监控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指从事矿山井下作业的工人。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一般被认为是比较有危险的职业。按矿山的不同可以把井下工人分为以铁矿为主的金属矿山井下工人和以煤矿为主的非金属矿山井下工人。一般情况下,由于瓦斯和岩石结构的原因,煤矿比金属矿有更多的安全隐患和风险。按从事的具体工作性质的不同,井下工人一般分为掘进工、台车工、喷浆工、出矿工、运矿工、维修工、信号工等;
每年中国都会有大批量的矿井工人因意外事故而死亡,在对矿山进行开采的工作过程中,对于在井下的工作人员来说是非常的辛苦,同时需要随时提防着矿洞坍塌以及机器设备损坏造成的的意外风险,同时由于矿井工作者,处于比较黑暗的工作环境,进一步的加大开采难度,其危险性也较高,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高度集中,但是由于一些煤矿工人不遵守守则,导致其下井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在本来就危险性很大的工作中,可能会由于疏忽等问题,导致意外事故发生概率的加大每年中国都会有大批量的矿井工人因意外事故而死亡,鉴于此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煤矿人员安全行为监控预警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煤矿人员安全行为监控预警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煤矿人员安全行为监控预警系统,包括人员测试模块、人员管理模块、电脑终端模块、监控单元、信息接收单元、设备发送单元、监控模块、矿下工作区域、设备维修模块,所述人员测试模块的输出端与矿下工作区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矿下工作区域的输出端与监控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矿下工作区域的输入端与监控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监控模块的输出端与电脑终端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脑终端模块的输出端与人员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监控单元、信息接收单元、设备发送单元均位于电脑终端模块内,所述信息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设备发送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设备发送单元输出端与电脑终端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与所述电脑终端模块的输出端与设备维修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设备维修模块的输出端与矿下工作区域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人员测试模块包括思维测试单元、身体健康测试单元、肢体协调单元。
优选的,所述监控模块包括设备监控单元、人员监控单元,所述设备监控单元包括探测器监控子单元、设备运转子单元。
优选的,所述探测器监控子单元以传感器的形式存在矿下工作区域的周围,所述监控子单元能够实现对矿下工作区域周围设备内部探测。
优选的,所述设备运转子单元包括设置在矿下工作区域周围的摄像头,摄像头实现了对矿下工作区域周围设备的监控功能。
优选的,所述电脑终端模块包括设置在室内的主机单元、显示屏单元、鼠标单元、键盘单元,所述室内始终有工作人员在对显示屏上的摄像影片的监督。
优选的,所述矿下工作区域包括矿下工作设备单元与矿下工作人员单元。
优选的,所述思维测试单元促进了人体大脑思维的活跃度,提高了人的思维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3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