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资源申请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4181.8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7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鹏;黄湘武;韩龙;巴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 | 分类号: | H04L67/10;H04L67/51;H04L67/1095;G06Q10/10;H04L47/80;H04L47/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张峰 |
地址: | 10001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申请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云资源申请的方法和装置,涉及信息技术领域,能够解决云资源申请过程中数据无法自动同步,操作风险无法控制的问题。其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资源申请的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云资源申请,将所述云资源申请的申请信息发送到云平台系统服务器;接收所述云平台系统服务器返回的对应于所述申请信息的云资源需求信息;接收用户发起的对应于所述云资源需求信息的审批请求;获取所述审批请求的审批结果,并将所述审批结果发送至所述云平台系统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云资源申请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云平台是广泛使用的技术产品,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等云资源。云资源的申请、审批、执行的流程一般在云平台系统内实现。在云平台中,用户以租户的身份进行登录,可以通过自服务的方式进行云资源申请;用户的云资源申请在云平台系统内部生成一个云资源需求订单,这个订单可以马上生效执行,或者经过管理员审批后执行。这一过程可以在云平台系统内部通过订单的形式进行记录、跟踪和事后审计。但在一些行业或企业中,对云资源的申请、审批等流程有其特殊的规定。以金融行业为例,考虑到安全、监管、合规和风险控制等因素,其云资源的申请有严格的内部管理流程,并且该管理流程可能已经通过内部管理系统实现。例如已经按照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IL)理论,在IT服务管理(ITService Management,ITSM)系统中构建了多级审批流程。因为管理系统和云平台系统相互独立,云平台中的内部流程和管理系统的审批流程脱节,数据流、信息流和控制流无法打通,导致数据无法自动同步,需要人工手动处理,操作风险无法控制。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云资源申请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云资源申请数据无法自动同步,操作风险无法控制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云资源申请的方法,应用于管理系统服务器,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云资源申请,将云资源申请的申请信息发送到云平台系统服务器;接收云平台系统服务器返回的对应于所述申请信息的云资源需求信息;接收用户发起的所述云资源需求信息的审批请求;获取所述审批请求的审批结果,并将所述审批结果发送至所述云平台系统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云资源申请的申请信息包括:用户信息和申请单号信息。云资源需求信息包括:申请单号、用户需求、资源信息和变更时间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云资源申请的方法,使得管理系统的云资源申请信息可以同步到云平台系统中,并且可以根据云平台系统反馈的资源需求信息在管理系统进行审批,审批的结果再反馈到云平台系统进行执行。这就实现了云平台中以自服务形式实现的审批/变更过程和管理系统中的审批/变更流程的融合,两个平台中的数据流、信息流、控制流打通;从而解决了云平台的审批流程和管理系统的审批流程相互脱节,数据无法自动同步、操作风险无法控制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云资源申请的方法,应用于云平台系统服务器,该方法包括:接收管理系统服务器发送的云资源申请的申请信息;根据用户的云资源选择生成与申请信息对应的云资源需求信息;发送云资源需求信息到管理系统服务器;接收管理系统服务器发送的对应于云资源需求信息的审批结果;根据所述审批结果确定是否执行云资源分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根据用户的云资源选择生成与所述申请信息对应的云资源需求信息后,预留与所述云资源需求信息对应的云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管理系统服务器发送所述云资源分配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审批结果信息确定是否执行云资源分配,包括:所述审批结果为通过时,为用户分配云资源;所述审批结果为不通过时,释放预留的云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41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