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OG与油气的联合回收系统及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4473.1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冷兴阳;刘婷婷;马秀艳;彭军;张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燃气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12 | 分类号: | C10L3/1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盈创中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5 | 代理人: | 季建文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og 油气 联合 回收 系统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BOG与油气的联合回收系统及工艺方法,包括:燃气泵、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油气泵、蓄冷式换热器;站内LNG储罐产生的BOG经第一阀门及燃气泵进入蓄冷式换热器中双螺旋盘管的燃气管管程内,换热后经第二阀门进入燃气管道,油罐产生的油气经第三阀门及油气泵进入蓄冷式换热器中双螺旋盘管的油气管管程内,换热后,液化的油品经第四阀门重新返回油罐中,利用BOG的冷能冷凝回收油气,冷凝后的油气重新变成液态回到储罐中,BOG则进一步升温后进入燃气管网,同时,解决BOG释放冷量与油气冷凝释放热量的匹配问题,采用二甘醇水溶液进行蓄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BOG与油气的联合回收系统及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BOG回收主要方式有:(1)利用外部冷源重新液化成LNG;(2)升温完全气化后进入管道气;(3)加压成CNG供给车辆。油气回收的主要方式有: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其中BOG升温需设置热源,油气冷凝回收需设置冷源,两套系统独立运行,能源上存在一定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BOG与油气的联合回收系统及工艺方法,即利用BOG的冷能冷凝回收油气,冷凝后的油气重新变成液态回到储罐中,BOG则进一步升温后进入燃气管网。同时,解决BOG释放冷量与油气冷凝释放热量的匹配问题,采用二甘醇水溶液(不限该溶液)进行蓄冷,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BOG与油气的联合回收系统及工艺方法,包括:燃气泵1、第一阀门2、第二阀门3、第三阀门4、第四阀门5、油气泵6、蓄冷式换热器7;所述第一阀门2与LNG储罐产生的BOG管道连接,所述燃气泵1的入口与第一阀门2相连接,所述燃气泵1的出口与蓄冷式换热器7相连接,所述蓄冷式换热器7与第四阀门5相连接,所述第四阀门5与油品出口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三阀门4与油气入口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三阀门4与油气泵6入口相连接,所述油气泵6出口与蓄冷式换热器7相连接,所述蓄冷式换热器7与第二阀门3相连接,所述第二阀门3与燃气出口管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蓄冷式换热器7内部填充二甘醇水溶液8,且内部是双螺旋盘管9。
优选的,一种BOG与油气的联合回收系统及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站内LNG储罐产生的BOG经第一阀门及燃气泵进入蓄冷式换热器中,换热后经过第二阀门进入燃气出口管道。
步骤二:油罐产生的油气经第三阀门及油气泵进入蓄冷式换热器中,换热后经第四阀门重新返回油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BOG冷能冷凝回收油气,实现BOG和油气的联合回收,实现站内冷量和热量的合理配置,避免无效耗散损失;
2.所述蓄冷式换热器,内部填充二甘醇水溶液(不限于该溶液)作为蓄冷溶液,当BOG侧释放的冷量多于油品侧释放的热量时,可储存多余的冷能,具有蓄冷的效果;
3.所述二甘醇水溶液(不限于该溶液)的凝固点设定值高于油品的凝固点,而BOG的温度远低于油品的凝固点,利用溶液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的原理,避免了油品侧凝固堵塞管路的问题;
4.所述双螺旋盘管即燃气管与油气管平行地以双螺旋的形式盘制而成,两种介质管路分开设置,彼此平行但不接触,壳程充满二甘醇水溶液(不限于该溶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燃气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春燃气热力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4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