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温供热系统加缓蚀剂的防腐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4507.7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8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厉吉文;温枢刚;王勇彬;薄其明;徐剑晖;王立波;郑刚;梁增同;王明生;韩冬;阴峰;沈亭;甄丽靖;聂涛;温凯;郭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华电供热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1/10 | 分类号: | C23F11/10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朱亲林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阅海湾***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温 供热 系统 加缓蚀剂 防腐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远距离超高温供热系统防腐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温供热系统加缓蚀剂的防腐工艺,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高温供热系统加缓蚀剂的防腐工艺,主要解决水温接近140℃的高温热网系统中碳钢、316L、317L不锈钢的腐蚀问题;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缓蚀剂和在冷却水系统中加入所配置的的缓蚀剂;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缓蚀剂由咪唑啉类环胺化合物、PBTCA和渗透剂JFC混合而成,所述缓蚀剂中咪唑啉类环胺化合物的浓度为10~30mg/L;其有益效果在于:经过本发明的工艺处理后,碳钢的均匀腐蚀速率约为未加药时的百分之一,有效的抑制碳钢、316L、317L不锈钢点蚀,从根本上解决了高温供热系统的腐蚀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距离超高温供热系统防腐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温供热系统加缓蚀剂的防腐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热网集中供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远离市区的热电厂冬季为市区提供远距离供热,这种技术要求一次网和二次网供水温度最高接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高温供热系统加缓蚀剂的防腐工艺,主要解决水温接近140℃的高温热网系统中碳钢、316L、317L不锈钢的腐蚀问题,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确保安全生产、稳定供暖。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温供热系统加缓蚀剂的防腐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配置缓蚀剂;
步骤(2):在冷却水系统中加入步骤(1)所配置的的缓蚀剂;
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缓蚀剂由咪唑啉类环胺化合物、PBTCA和渗透剂JFC混合而成,所述缓蚀剂中咪唑啉类环胺化合物的浓度为10~30mg/L。
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缓蚀剂的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在加药罐中注入1立方的盐水,启动电加热器进行加热;
步骤(b):打开加药罐顶部盖板,加入75公斤的PBTCA,启动搅拌器进行搅拌;
步骤(c):加入20公斤的咪唑啉类环胺化合物,并进行搅拌;
步骤(d):加入5公斤的渗透剂JFC,并进行搅拌;
其中,在步骤(1)中,配置后的缓蚀剂的pH为8.5~11.0。
其中,在步骤(2)中,利用计量泵进行加药,计量泵的流量控制在1.0L/min。
在步骤(a)中,将盐水温度加热至至50℃。
在步骤(b)中,搅拌器的搅拌时间为20分钟。
在步骤(c)中,搅拌器的搅拌时间为1小时。
在步骤(d)中,搅拌器的搅拌时间为30分钟。
所述咪唑啉类环胺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如图1所示,系棕色膏状体,是强碱性、低熔点固体;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具有无毒、高生物降解等特点,还具有杀菌和消毒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对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它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均稳定,可同阴、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伍。
所述PBTCA中文名称为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系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酸性;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氧化、耐氯稳定性能,对高浊度、高铁的循环水有良好的分散性能。
所述渗透剂JFC的全称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渗透剂顾名思义是起渗透作用,也是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华电供热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宁夏华电供热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45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