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关于机械结构变幅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4629.6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1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周思奇;孙锐;李小龙;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7;G06F119/02;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于 机械 结构 疲劳 寿命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关于机械结构变幅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步骤1:测定材料横幅加载条件下的疲劳
基于材料标准疲劳试验方法,经试验测得机械结构所用材料在横幅加载条件下的常规疲劳
(1)
式中,为疲劳试验中的加载应力幅值,
步骤2:测定横幅试验疲劳断口的微结构尺寸
测定疲劳断口裂纹源区的面积,记为,取该面积的算术平方根作为其特征尺寸,
测定疲劳断口鱼眼区的面积,记为,取该面积的算术平方根作为其特征尺寸;
步骤3:用剩余寿命系数计算疲劳损伤
传统累计损伤理论认为疲劳破坏是一个损伤不断累积的过程,认为疲劳损伤
(2)
如果相对损伤增量
(3)
式中为一个与疲劳加载过程及材料属性相关的函数,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更关心材料的剩余寿命而不是材料的损伤量,为此,定义一个剩余寿命系数:
(4)
式中,
(5)
步骤4:确定多级加载过程中的剩余寿命
给材料施加一多级循环载荷,材料经历多阶段的加载后发生疲劳断裂,为了方便描述,加载阶段用下标
(6)
式中,为第一阶段加载后的第一级加载应力下的剩余寿命系数,
(7)
式中,为第一阶段加载后对应于第二级加载应力的剩余寿命系数,
联立式(5)和式(7)能够得到:
(8)
式中,与分别为与应力级
(9)
同理能够得到,经过
(10)
其相对应的剩余寿命为:
(11)
步骤5:确定等效损伤转换相关函数
确定相关函数前首先需要引入损伤图的概念,定义:
假设等损伤线为直线,等损伤线能够表示成一直线系:
(12)
式中
(13)
将
(14)
在一条等损伤线上取两点(
(15)
(16)
联立式(8)、(15)、(16),并将
(17)
高-低应力加载条件下,剩余寿命系数减小,低-高应力加载条件下,剩余寿命系数增加,考虑到实际加载过程中加载顺序的影响,在此引入一个“加载系数”,定义“加载系数”为:
(18)
式中,
对于一个多级加载过程,其中任意两级之间的相关函数为:
(19)
步骤6:构建含微结构尺寸的
定义一个表征材料微结构尺寸的系数
(20)
式中,和分别为步骤2中测得的鱼眼和裂纹源的特征尺寸,
在同一加载应力下,随着
(21)
式中,
(22)
如果认为
(23)
式中,A、B为与材料相关的拟合参数,基于式(23),对于多级变幅加载条件下,任意应力级
(24)
步骤7:建立寿命预测模型
联立式(11)、(19)和(24)能够得到机械结构在变幅加载过程中,任意阶段、任意应力级下所对应的剩余寿命为:
(25)
如果已知机械结构的加载历史,则能够得到机械结构在变幅加载条件下的总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26)
通过该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即可对机械结构在变幅加载条件下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46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吹瓶模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图纸识别推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