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4739.2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7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李家豪;钱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绍 |
主分类号: | A01F29/00 | 分类号: | A01F29/00;A01F29/04;A01F29/09;A01F29/10;A01F2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曾淑剑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回收 利用 系统 | ||
1.一种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箱(1)、供水箱(3)、挤压辊(6)、竖向挡板(9)、切割刀片(10)、弧形打磨板(15)、出料槽(18)和分丝针(29);所述回收箱(1)的后侧壁设有两组挤压辊(6),且两组所述挤压辊(6)关于回收箱(1)后侧壁的平分线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所述挤压辊(6)的转轴穿出回收箱(1)的后侧壁并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设有主动圆齿轮(25);另一组所述挤压辊(6)的转轴穿过回收箱(1)的后侧壁与从动圆齿轮(26)固连;所述从动圆齿轮(26)和主动圆齿轮(25)相互啮合传动,且主动圆齿轮(25)和从动圆齿轮(26)的传动比为一;两组所述挤压辊(6)的边缘均匀设有U形杆件(7);所述U形杆件(7)的两端均插设在挤压辊(6)边缘的柱状空槽(33)内;所述U形杆件(7)的端部固定设有限位板(32);所述限位板(32)通过弹簧与柱状空槽(33)的内侧端固连;所述U形杆件(7)的外边缘设有橡胶套(8),且U形杆件(7)的纵向杆插设在橡胶套(8)的内部;所述回收箱(1)的顶部位于两组挤压辊(6)之间设有加料口(2);所述回收箱(1)内位于两组挤压辊(6)间隙的下方左侧设有竖向挡板(9),所述竖向挡板(9)的右侧设有打磨辊(30);所述打磨辊(30)的边缘通过弹簧设有若干组弧形打磨板(15);每个所述弧形打磨板(15)的外边缘均匀设有分丝针(29);所述竖向挡板(9)靠近打磨辊(30)的侧面开设有与分丝针(29)相对应的狭缝;所述打磨辊(30)的转轴穿出回收箱(1)的后壁并与加速圆齿轮(27)固连;所述加速圆齿轮(27)与从动圆齿轮(26)相互啮合传动;所述回收箱(1)的左侧壁位于竖向挡板(9)的下方固定设有左安装板(4);所述左安装板(4)上设有转动杆,转动杆与固定在左安装板(4)底部的驱动电机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边缘设有用于切割秸秆的切割刀片(10);所述切割刀片(10)的下方设有出料槽(18);所述出料槽(18)的端面为不规则的漏斗状结构;所述出料槽(18)的下方设有用于收集秸秆的集料斗(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圆齿轮(27)与减速圆齿轮(28)啮合传动;所述减速圆齿轮(28)的转轴穿入回收箱(1)的内部并与U形转动杆(14)的一端固连;所述U形转动杆(14)正对出料槽(18)的出口;所述U形转动杆(14)的水平杆上套设有活动套筒(13);所述活动套筒(13)的边缘与空心软管(23)的一端固连;所述空心软管(23)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杆(38)上的通孔并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在右安装板(22)的表面;所述右安装板(22)固定安装在回收箱(1)的右侧壁;所述安装杆(38)上的通孔的内壁与空心软管(23)的外边缘固定粘接;所述安装杆(38)的左右两侧边缘固定设有空心弧形杆(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槽(18)的左侧内壁通过铰支座设有活动板(16),且铰支座的铰接点位于活动板(16)的中部;所述活动板(16)的底部位于铰支座的两侧通过弹簧与出料槽(18)的内壁固连;所述空心弧形杆(17)下移的过程中与活动板(16)的端部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秸秆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软管(23)上位于空心弧形杆(17)的上方固定设有集尘槽(24);所述集尘槽(24)的底部与空心软管(23)连通;所述集尘槽(24)的顶部可拆卸设有密封板(37);所述密封板(37)的顶部与空心软管(23)固连,且密封板(37)上均匀设有吸尘孔;所述集尘槽(24)的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固定设有过滤网(36);所述空心软管(23)上位于回收箱(1)和集尘槽(24)之间设有单向阀(35);所述空心弧形杆(17)与空心软管(23)的内部连通,且空心弧形杆(17)内部靠近空心软管(23)的位置设有单向阀(35);连接所述空心软管(23)和右安装板(22)的弹簧的外侧设有弹簧压缩管(21);所述弹簧压缩管(21)的底端固连在右安装板(22)的表面;所述弹簧压缩管(21)的顶端固连在楔形板(20)的底部;所述楔形板(20)的顶部与空心软管(23)固连;且弹簧压缩管(21)与空心软管(23)的内部连通;所述楔形板(20)的表面倾斜朝向集料斗(19)的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绍,未经李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47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冷机用二次水冷却装置
- 下一篇:信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