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减少零件压伤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4790.3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2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元创汽车零部件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08B1/00;B08B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严超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零件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减少零件压伤的模具,包括底板,底板的上侧分别固定有冲压台、滑动台,冲压台的上侧固定有下模,下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柱,下模的上侧平行设置有上模,上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导向套,导向套套设在导向柱的外部,两根导向柱的顶部固定有顶部固定板,顶部固定板的上侧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动轴端与上模连接,滑动台上固定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上侧安装有转向臂,转向臂包括有至少两个转向节,转向臂的末端固定有吸尘盒,吸尘盒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吸孔,吸尘盒适于吸附下模与上模上的铁屑,吸尘盒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毛刷,毛刷适于清洁下模与上模上的铁屑。该模具可减少零件压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减少零件压伤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现有的模具为了将零件定位,通常在下模上设置定位销,受模具自身限制,定位销的高度通常不能设置的太高,这样在冲压的过程中零件一旦跑偏则会被定位销压伤。另外在零件被冲压成型的过程中,由于模具内容易残留铁屑,导致零件被铁屑压伤,从而影响零件的成品率。因此需要一种可减少零件压伤的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减少零件压伤的模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减少零件压伤的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侧分别固定有冲压台、滑动台,所述冲压台的上侧固定有下模,所述下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柱,所述下模的上侧平行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设在所述导向柱的外部,两根所述导向柱的顶部固定有顶部固定板,所述顶部固定板的上侧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动轴端与所述上模连接,所述滑动台上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侧安装有转向臂,所述转向臂包括有至少两个转向节,所述转向臂的末端固定有吸尘盒,所述吸尘盒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若干吸孔,所述吸尘盒适于吸附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上的铁屑,所述吸尘盒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毛刷,所述毛刷适于清洁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上的铁屑。
优选地,上述的可减少零件压伤的模具,其中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导向柱滑动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可减少零件压伤的模具,其中所述吸尘盒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适于将所述吸尘盒分割为上下两个单独的空腔。
优选地,上述的可减少零件压伤的模具,其中所述滑动台的下侧设置有吸尘器,所述吸尘器上连接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与所述吸尘盒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可减少零件压伤的模具,其中所述转向臂的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吸尘管穿过所述转向臂的内部。
优选地,上述的可减少零件压伤的模具,其中所述下模大于所述上模的面积,所述下模的边缘处设置有定位挡边,适于定位待压零件。
优选地,上述的可减少零件压伤的模具,其中所述吸尘盒的上下两侧均固定有毛刷固定板,所述毛刷固定板位于所述吸尘盒的左右两侧边缘处,所述毛刷固定板上设置有夹槽,所述毛刷固定在所述夹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可减少零件压伤的模具时,在上模未下压时,通过调整转向臂调整吸尘盒的高度,将吸尘盒的高度调整至合适的位置,便于吸附上模与下模上的铁屑,便于使用毛刷进行清洁粘附的铁屑,通过滑动滑块平移吸尘盒,将铁屑进行快速清除,防止在冲压时铁屑将零件压伤。此外在下模内部不设置定位销,防止压伤零件。通过在下模的边缘处设置定位挡边,将零件定位。该模具可减少零件压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元创汽车零部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元创汽车零部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47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