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杏提取物复配的多肽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696663.7 申请日: 2020-07-20
公开(公告)号: CN111714395B 公开(公告)日: 2022-10-04
发明(设计)人: 查建生;徐金荣;童莉;吴杨生;郑云云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斯拜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8/34 分类号: A61K8/34;A61K8/64;A61K8/9771;A61Q19/00;A61Q19/08
代理公司: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代理人: 王建伟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银杏 提取物 多肽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提取物复配的多肽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的复配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乙酰基小分子多肽、至少一种棕榈酰小分子多肽、至少一种增溶剂、至少一种溶剂型多元醇、水溶性银杏叶提取物和水;利用特定多元醇和增溶剂和进一步提高溶解度和稳定性。该配方具有优秀的抗光老化、抑制自由基、提高皮肤弹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肽、化合物复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银杏提取物复配的多肽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衰老通常分为内在性衰老和外源性老化,后者主要因环境因素如紫外线辐射、吸烟、风吹、日晒及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等引起。由于日光中紫外线辐射是环境因素中导致皮肤老化的主要因素,所以皮肤外源性老化又称为皮肤光老化。紫外线分为三个波段,其中短波紫外线UVC 被大气层吸收不能达到地面,部分中波紫外线UVB 和几乎全部长波紫外线UVA 可以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UVB 能量较强、穿透力较弱,主要损伤表皮细胞,破坏皮肤屏障,抑制免疫作用,造成红斑、色素沉着。UVA 能量较弱,但穿透力较强,能够到达真皮,损伤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和蛋白多糖。皮肤光老化是UVA 与UVB 同时对表皮层和真皮层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暴露部位皮肤松弛、粗糙、皱纹加深加粗、不规则性色素沉着、血管扩张、表皮角化不良和异常增殖等。

在皮肤光老化研究中,可见蓝光引起的皮肤损伤近年来逐渐被人们重视。蓝光是波长最短、能量最高的可见光,波长在380nm-500nm内,它可来源于阳光、电脑、电视、平板、手机等各种液晶显示屏,甚至是路灯以及室内节能灯等设备。与UVA、UVB相比,蓝光能侵入皮肤更深处,能影响上皮细胞的生长、代谢、DNA 损伤甚至可以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及诱导细胞凋亡。蓝光照射与皮肤光老化、年龄、肿瘤的发生等均有一定的联系。

针对皮肤光老化问题,本领域常选用维生素C或其相应衍生物作为抗氧化剂,例如抗坏血酸四异棕榈酸酯和抗坏血酸葡萄糖苷。一定浓度的维生素C或其衍生物具有卓越的抗氧化性能,可一定程度上修复光老化和蓝光损伤的肌肤,但是维生素C只作用于细胞膜的亲水区域,作用区域不够广泛,并且高浓度的维生素C会对皮肤产生刺激性。

近年来有报道,生物活性肽也具有一定的改善皮肤光老化的效果,其因皮肤渗透性强、稳定性高,广受欢迎。这些生物活性肽被开发的功效甚多,例如促进胶原蛋白生成、抗炎、抗氧化、阻止神经递质释放等。生物活性肽根据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类,但大部分多肽的溶解性都较差,在配方中添加量一般为100-2000ppm,对于含有棕榈酰或肉豆蔻酰等长链酰基修饰的多肽,配方中添加量超过50ppm就容易产生沉淀。

银杏提取物(Ginkgo biloba L.)为银杏叶粉碎后,经醇提、浓缩干燥获得的深色粉末,CAS NO.: 90045-36-6。《中国药典2015年版》公开了银杏叶提取物利用乙醇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并规定总银杏酸含量不得超过10mg/kg,总黄酮醇苷含量不得少于24.0%,萜类内酯含量不得少于6.0%。银杏酸是6-烷基或6-烯基水杨酸一系列衍生物的总称,毒理学研究表明该物质具有致敏性、胚胎毒性、免疫毒性和细胞毒性,尤其在制备皮肤外用化妆品配方时,应尽量减少该物质的含量。银杏黄酮醇苷主要为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等成分,是银杏叶提取物的重要活性组分。萜类内酯为银杏叶提取物独有的活性成分,以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为主,内酯组分极大地降低了银杏叶提取物的水溶性,因此在用于化妆品复配过程中,除了要解决银杏酸过高引起的刺激性问题外,还要进一步提高溶解性,以满足它的有效浓度。

对于上述溶解性效果俱不佳的多肽和银杏叶提取物,虽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加入酸碱性物质调节pH,或通过加入增溶剂等方法改善多肽在配方中的溶解度,但对于一个成熟的化妆品配方来说,过多的非活性成分会影响到产品的功效,同时还要兼顾产品的外观形态、稳定性、毒性、皮肤刺激性等问题,并非容易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斯拜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斯拜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6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