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线同极电机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6677.9 | 申请日: | 202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4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罗德力;唐一融;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41/035 | 分类号: | H02K41/035;H02K1/06;H02K3/04;H02N15/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线 电机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直线同极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铁芯(1)、次级铁芯(2)、电枢绕组(3)、励磁线圈(4)和导向线圈(5);
所述初级铁芯(1)由
所述次级铁芯(2)由多个分段铁芯组成,所述多个分段铁芯位于所述初级铁芯(1)的中间铁芯臂(11)上方,相邻两个分段铁芯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次级铁芯(2)与初级铁芯(1)之间形成一段等长气隙;
所述电枢绕组(3)设置在所述初级铁芯(1)中的
当所述励磁线圈(4)中通入直流电时产生一吸引性质的悬浮力,并在所述初级铁芯(1)与次级铁芯(2)之间的等长气隙中产生一同极、脉振的磁场;当所述电枢绕组(3)中通入三相正弦交流电时,在所述初级铁芯(1)与次级铁芯(2)之间的等长气隙中产生一行波磁场,所述同极、脉振的磁场与所述行波磁场相互作用以产生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同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凹槽(6)分为三层,所述电枢绕组(3)为三相绕组,每相绕组分别占据所述凹槽(6)中的一层,且每一凹槽(6)中放置有所述三相绕组中的两相绕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同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铁芯(2)中分段铁芯的横截面为梯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同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E”字型铁芯中两侧铁芯臂(12)末端的外侧边缘设置为缺角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同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线圈(5)包含两个线圈,所述两个线圈分别缠绕在所述初级铁芯(1)的两侧铁芯臂(12)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线同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铁芯(1)由多层硅钢片横向叠压后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直线同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铁芯(2)由铁铸造后形成。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直线同极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励磁线圈(4)中通入直流电,并向电枢绕组(3)中通入三相正弦交流电,以在初级铁芯(1)与次级铁芯(2)之间的气隙中形成相互作用的同极、脉振磁场和行波磁场,从而产生推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初级铁芯(1)偏离次级铁芯(2)的中心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初级铁芯(1)与次级铁芯(2)之间的偏差,分别向导向线圈(5)的两个线圈中通入具有相应差值的电流,以产生推动所述初级铁芯(1)向靠近次级铁芯(2)中心方向移动的导向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66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组件故障诊断及预测方法
- 下一篇:高粘度环保面单标签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