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材加工废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6694.2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8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秀波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材加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工作架、均匀池、反应池、分流池、余渣处理池、蒸馏箱,所述工作架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均匀池,所述均匀池的一端设置有均匀池出水管,所述均匀池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端设置有反应池进水管,所述反应池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反应池。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法易行,而且该套装置是针对铝材加工废水中的特点所设置的,通过均匀、反应沉淀、分流、蒸发、余渣回收等步骤实现铝材加工废水无害化处理以及回收水和余渣的重复利用,不仅提升该类废水处理的效率,而且节约了处理成本和用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材加工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铝及铝合金制品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工业废水由于不符合国家排放要求故不能直接排放,只能经过处理无害化以后才能进行排放。现有的铝材加工厂家的做法一般有两种:1、集中收集上述废水以后,统一送往商业化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2、加工厂家自行购买设备进行处理。上述方法中,第一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成本较高,算上废水收集和运输的成本,对于一些规模化的铝材生产厂家来说并不划算。第二种方法更符合实际需要,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铝材加工废水处理设备往往结构复杂,同时也没有针对铝材加工废水的特点进行专有设计,导致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铝材加工废水处理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法易行,处理废水效率高,节约成本。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铝材加工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工作架、均匀池、反应池、分流池、余渣处理池、蒸馏箱,所述工作架的一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均匀池,所述均匀池的一端设置有均匀池出水管,所述均匀池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端设置有反应池进水管,所述反应池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反应池,所述反应池的正上方设置有储酸箱、助剂箱、储碱箱,所述储酸箱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助剂箱,所述助剂箱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储碱箱,所述储酸箱、所述助剂箱、所述储碱箱的下端均设置有电开关,所述反应池内设置有搅拌棒、PH传感器,所述搅拌棒的上方设置有所述PH传感器,所述PH传感器型号为T255,所述PH传感器的一端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型号为DFD1300,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储碱箱的另一侧,所述反应池远离所述反应池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反应池出水管,所述反应池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另一端设置有分流池进水管,所述分流池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分流池,所述分流池的下方设置有所述余渣处理池,所述余渣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分流池远离所述分流池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蒸馏箱水泵,所述蒸馏箱水泵的下端设置有所述蒸馏箱,所述PH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之间通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开关之间通过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工作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均匀池与所述工作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均匀池出水管与所述均匀池、所述第一水泵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如此设置,以便于所述进料管稳定固定在所述工作架上,以便于所述均匀池稳定固定在所述工作架上,以便于所述均匀池出水管稳定固定在所述均匀池、所述第一水泵之间。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与所述工作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反应池进水管与所述第一水泵、所述反应池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储酸箱、所述助剂箱、所述储碱箱与所述工作架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搅拌棒与所述反应池转动连接,所述反应池出水管与所述反应池、所述第二水泵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如此设置,以便于所述反应池稳定固定在所述工作架上,以便于所述反应池进水管稳定固定在所述第一水泵、所述反应池之间,以便于所述储酸箱、所述助剂箱、所述储碱箱稳定固定在所述工作架上,以便于所述搅拌棒能在所述反应池内灵活旋转,以便于所述反应池出水管稳定固定在所述反应池、所述第二水泵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秀波,未经杨秀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66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