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空间等离子体的航天器推进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6766.3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6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宁;刘宇明;王志浩;姜海富;牟永强;李蔓;李宇;于强;刘宠;张永泰;王晶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40 | 分类号: | B64G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成丹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空间 等离子体 航天器 推进 膜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利用空间等离子体的航天器推进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膜、纳米线材料层和绝缘介质层,所述金属膜与航天器结构地相连,所述纳米线材料层覆盖于所述金属膜上,所述绝缘介质层覆盖于所述纳米线材料层上,所述绝缘介质层的表面镀有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光电子发射系数高的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空间等离子体的航天器推进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层包括聚酰亚胺压敏胶膜,所述复合材料包括氟化镁、六硼化镧、锑化铯或氧化银镁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空间等离子体的航天器推进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压敏胶膜的厚度小于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空间等离子体的航天器推进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压敏胶膜上设有圆孔阵列,所述圆孔阵列中各圆孔直径在0.1mm-1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空间等离子体的航天器推进膜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圆孔中心的间距为2mm-5mm。
6.一种利用空间等离子体的航天器推进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天器推进膜结构,包括:
准备金属膜;
制备纳米线浆料;
在所述金属膜上形成纳米线材料层;
准备绝缘介质层;
在所述绝缘介质层上镀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光电子发射系数高的复合材料;
将所述绝缘介质层覆盖在所述纳米线材料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空间等离子体的航天器推进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层包括聚酰亚胺压敏胶膜,所述复合材料包括氟化镁、六硼化镧、锑化铯或氧化银镁合金,则准备绝缘介质层的步骤包括:
准备聚酰亚胺压敏胶膜,在所述聚酰亚胺压敏胶膜上表面镀一层覆盖所述圆孔阵列的氟化镁、六硼化镧、锑化铯或氧化银镁合金;
在所述聚酰亚胺压敏胶膜上加工出圆孔阵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空间等离子体的航天器推进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膜包括铜箔或铝箔,则在所述金属膜上形成纳米线材料层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纳米线浆料涂覆在铜箔或铝箔上;
将涂覆的纳米线浆料在铜箔或铝箔流平并进行加热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空间等离子体的航天器推进膜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纳米线浆料的步骤包括:
选择碳纳米管或氧化锌纳米线为基础材料,与乙基纤维素、松油醇等组成混合物浆料;
按照质量比例0.8:1:20:0.1取碳纳米管或氧化锌纳米线、乙基纤维素、松油醇、玻璃粉材料;
将松油醇加热至90℃熔化,依次加入乙基纤维素、碳纳米管和玻璃粉配料加入同时需要充分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67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