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沉降罐和旋流气浮的混凝沉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6805.X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7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博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博雅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24;C02F1/40;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赵燕力 |
地址: | 163711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降 流气 系统 | ||
1.一种混凝沉降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降罐包括罐体(5),罐体(5)内设有中心筒(2),中心筒(2)的下端为封闭状态,中心筒(2)的上端为开放状态,中心筒(2)内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上隔板(3)和下隔板(16),中心筒(2)内被上隔板(3)和下隔板(16)分隔形成相互独立的上层区段、进水区段和出水区段,中心筒(2)外连接有原水供给管(23)、气液混合液供给管(24)、输渣管(17)和出水管(12),原水供给管(23)的出口端和气液混合液供给管(24)的出口端均与该进水区段连通,中心筒(2)的上部外套设有喇叭筒(11),喇叭筒(11)的聚拢端朝下,喇叭筒(11)的发散端朝上,喇叭筒(11)与中心筒(2)之间形成外环形空腔,该外环形空腔的下端为封闭状态,中心筒(2)的侧壁上设有连通该外环形空腔与该进水区段的切向出口(14),中心筒(2)的上端内套设有顶管(4),中心筒(2)与顶管(4)之间形成内环形空腔,顶管(4)的下端穿过上隔板(3),顶管(4)与该进水区段连通,输渣管(17)的入口端与该上层区段连通,出水管(12)的入口端与该出水区段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沉降罐,其特征在于,喇叭筒(11)的聚拢端依次通过筒体(10)和固定环(9)与中心筒(2)连接固定,喇叭筒(11)的轴线、筒体(10)的轴线、固定环(9)的轴线和中心筒(2)的轴线重合,中心筒(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切向出口(14),多个切向出口(14)沿周向排列,切向出口(14)外连接有切向导流片(15),切向出口(14)与筒体(10)的下端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沉降罐,其特征在于,上隔板(3)为顶端朝上底端朝下的圆锥筒形结构,顶管(4)的轴线与中心筒(2)的轴线重合,顶管(4)的下端与上隔板(3)的顶端连接,中心筒(2)的上端内连接有圆环形或圆锥筒形的排渣堰(18),排渣堰(18)的内径大于顶管(4)的外径,顶管(4)的上端高于排渣堰(18)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沉降罐,其特征在于,中心筒(2)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切向入口(7)和第二切向入口(8),第一切向入口(7)与原水供给管(23)的出口端连接,第二切向入口(8)与气液混合液供给管(24)的出口端连接,第一切向入口(7)和第二切向入口(8)均位于该进水区段的下部,第一切向入口(7)低于第二切向入口(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沉降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降罐还包括罐体(5)还刮渣机构(25),刮渣机构(25)含有依次连接的驱动装置(26)、传动组件和刮板(27),刮板(27)位于罐体(5)内,驱动装置(26)位于罐体(5)外,驱动装置(26)能够驱动刮板(27)以中心筒(2)的轴线为轴转动,刮板(27)位于中心筒(2)的上方,刮板(27)的内端与中心筒(2)的上端接触,刮板(27)的外端与罐体(5)的内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沉降罐,其特征在于,沿刮板(27)内端向刮板(27)外端的方向,刮板(27)含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柔性刮片(28)、条形板(29)和第二柔性刮片,该条形板(29)为渐开线形、弧线形或直线形,中心筒(2)的上端内连接有圆环形或圆锥筒形的排渣堰(18),第一柔性刮片(28)的下端与排渣堰(18)匹配接触,该第二柔性刮片位于该条形板(29)的外端下部。
7.一种旋流气浮的混凝沉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气浮的混凝沉降系统包括微气泡溶气水发生装置(6)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沉降罐(1);微气泡溶气水发生装置(6)包括溶气罐(32)和旋流分离装置(43),溶气罐(32)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切向入口(33),旋流分离装置(43)位于溶气罐(32)内,旋流分离装置(43)含有至少一个旋流分离管组件(46),旋流分离管组件(46)的侧壁上设有第四切向入口(49),第三切向入口(33)外连接有射流混合器(53),溶气罐(32)的下端设有输出口(42),气液混合液供给管(24)的入口端与输出口(4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博雅,未经孙博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68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支座的更换方法
- 下一篇:一种激光选区熔化成形点阵结构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