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毒肺炎克雷伯菌的液体气溶胶肺递送小鼠感染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6957.X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8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凌飞;周冬生;曹超越;孙岩松;邱业峰;高波;赵月峨;杨文慧;张丽丽;吕蒙;李越;杨慧盈;熊小路;殷喆;焦俊;于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7 | 分类号: | A01K67/027;A61K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白艳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肺炎 克雷伯菌 液体 气溶胶 递送 小鼠 感染 模型 | ||
本发明公开了高毒肺炎克雷伯菌的液体气溶胶肺递送小鼠感染模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高毒肺炎克雷伯菌动物感染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液体气溶胶的方式将高毒肺炎克雷伯菌或其菌液递送至动物的肺部,得到动物模型。本研究采用无创伤式肺递送,相较于其他方式,该方法可以对小鼠下呼吸道精确给药,且不会对小鼠造成伤害。通过结果可以看出,最低攻毒11CFU的菌液就可以使得小鼠在4d内全部死亡,该模型的LD50小于11CFU,本实验所得到的致死剂量更低。说明本方法能更好的将菌液递送至下呼吸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小鼠感染模型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高毒肺炎克雷伯菌的液体气溶胶肺递送小鼠感染模型。
背景技术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由卡尔·弗雷德兰德(CarlFriedlander)在1882年从死于肺炎患者的肺部分离出来。属于革兰阴性杆菌,现存在两种病理类型的KP,分别是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al klebsiella pneumoniae,cKP)和高毒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yKP)。
cKP是一种机会致病菌,通常会对免疫力低下、患有其他疾病的病人造成感染。该病原菌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会更加熟悉,该菌株有能力去不断进化,并获得新的耐药移动原件,该菌株极易引起多重耐药,且它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进化,进化速度远超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速度。hvKP菌株,它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病原体。高毒肺炎克雷伯菌(hvKP)比经典肺炎克雷伯菌(cKP)能产生更多的荚膜多糖,使菌落表现为高粘液表型,可以感染来自社区的健康个体。感染在亚太地区常见,全球范围内也都有发生。hvKP感染经常发生在多个部位,或在感染某个部位后发生转移性扩散。
一直以来,hvKP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但随着临床抗生素的不断选择,hvKP菌株的耐药性不断升高。hvKP一旦形成高水平耐药性,可促进高毒高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形成,成为真正的‘超级细菌’。因此从致病机理方面研究,可以为未来解决高毒力高耐药hvKP菌感染提供线索。
近年来,高毒肺炎克雷伯菌和高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两者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关于高毒高耐药菌株的报道呈增加趋势。随着此类菌株的广泛检出和传播,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并对公共健康造成难以预测的威胁。因此从其致病机理入手,研究高毒菌株是如何利用隐形策略去抑制固有免疫防御。通过了解高毒肺炎克雷伯菌的免疫逃逸策略,去开发新的治疗方法,这或将成为未来解决高毒力高耐药hvKP菌感染的唯一途径。关于这种研究,建立可靠的动物感染模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针对小鼠肺部感染模型的构建方法常采用滴鼻、有创伤式肺递送和无创伤式肺递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高毒肺炎克雷伯菌动物感染模型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液体气溶胶的方式将高毒肺炎克雷伯菌或其菌液递送至动物的肺部,得到动物模型。
上述方法中,所述高毒肺炎克雷伯菌为NTUH-K2044。
上述方法中,所述递送为定量递送。
上述方法中,所述定量递送为每只动物递送50uL高毒肺炎克雷伯菌菌液,所述高毒肺炎克雷伯菌菌液的攻毒剂量大于等于11CFU。
上述方法中,所述动物为小鼠。
上述方法中,所述高毒肺炎克雷伯菌菌液由高毒肺炎克雷伯菌和含有0.05%泊洛沙姆的生理盐水组成。
所述递送为将所述高毒肺炎克雷伯菌或其菌液通过液体气溶胶肺递送装置递送至动物的肺部。
上述制备的动物模型在筛选治疗或预防高毒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69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