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热水分区的镇定电阻水循环冷却系统及循环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7801.3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8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伍越;杨鸿;姚峰;王钢;杨远剑;朱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H01C1/08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贾晓燕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水 分区 镇定 电阻 水循环 冷却系统 循环 冷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热水分区的镇定电阻水循环冷却系统及循环冷却方法,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镇定电阻;冷水池,其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水泵;热水池,冷水池与热水池中设置有多个导流墙,冷水池与热水池之间设置有溢流墙;电阻入水管,其一端通过多个管道分支分别与镇定电阻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水泵连接;电阻出水管,其一端与镇定电阻连接,另一端与热水池连接;冷却塔供水泵,其安装在热水池中;冷却塔,其设置在冷水池和热水池外部,冷却塔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塔供水泵连接,冷却塔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水池连接。本冷热水分区的镇定电阻水循环冷却系统及循环冷却方法,可有效控制冷却塔与冷却塔供水泵的使用,减少能耗,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却水循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冷热水分区的镇定电阻水循环冷却系统及循环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大功率电弧加热器是是模拟高超声速飞行器长时间所经历的气动热环境的重要地面试验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在军事航天领域。电弧加热器运行时,电弧被旋转的磁场束缚在加热器内部,但电弧运行参数呈现出典型的“负阻”特性,为使电弧长时间稳定燃烧,需要在电气回路中串联特定阻值的镇定电阻。
镇定电阻经过了多年的发展,逐渐向高效率、小体积、长时间的方向发展,以往利用风机进行冷却的思路已经不再适合现阶段的发展思路,水冷结构的镇定电阻已大范围使用在电弧加热器系统中。水冷结构镇定电阻需要配备冷却水循环冷却系统,传统的冷却水循环冷却系统由水池,循环泵、冷却塔和管网构成,但受循环水温升的影响,使得冷却水混合温度和环境温度接近时,循环冷却效率不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冷热水分区的镇定电阻水循环冷却系统及循环冷却方法,实现冷却水的高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冷热水分区的镇定电阻水循环冷却系统,包括:
多个串联连接的镇定电阻;
冷水池,其一端通过管道连接有循环水泵;热水池,所述冷水池与热水池中设置有多个导流墙,冷水池与热水池之间设置有溢流墙;
电阻入水管,其一端通过多个管道分支分别与镇定电阻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连接;电阻出水管,其一端与通过管道分支分别与镇定电阻连接,电阻出水管另一端与热水池连接;
冷却塔供水泵,其安装在所述热水池中;冷却塔,其设置在冷水池和热水池外部,且冷却塔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却塔供水泵连接,冷却塔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水池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镇定电阻安装在平台支架上,所述平台支架安装在冷水池和热水池上端。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冷却塔内安装有风机。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导流墙在热水池和冷水池为蛇形排布。
优选的是,其中,本冷热水分区的镇定电阻水循环冷却系统的循环冷却方法为:
循环水泵通过对冷水池中冷却水加压后向镇定电阻提供冷却水,冷却水通过镇定电阻表面后温度升高,对镇定电阻进行冷却;升温后的冷却水流经电阻出水管,最后汇入热水池;
冷却塔供水泵通过对热水池中升温后的冷却水加压,使其流经冷却塔,在冷却塔中降温,最后经过冷却后汇入冷水池;
溢流墙将冷水池与热水池隔开,当热水池水位超过一定上限时,热水池中的水通过溢流墙进入冷水池中上端的缝隙从热水池流入冷水池,即冷水池中的冷却水对镇定电阻进行冷却后流入热水池,又从热水池流入至冷水池中,形成一个强制循环。
优选的是,其中,根据循环水泵与冷却塔供水泵的流量大小选择合适的热水池、冷水池容量和注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7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