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磨机转速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7885.0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3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詹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悦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55/06;B24B55/12;B24B55/02;B24B49/00;B24B49/14;B24B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罗宇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磨 转速 控制系统 | ||
1.一种打磨机转速控制系统,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的顶侧开设有开口(15),所述顶板(1)的中部放置有抽风机(12),所述抽风机(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贯穿于开口(15),所述连接块(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插筒(9),所述插筒(9)的内部设置有支杆(2),所述支杆(2)的底端活动贯穿于插筒(9)的底部,所述支杆(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电机仓(8),所述电机仓(8)内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7),所述转动电机(7)的电机轴活动贯穿于电机仓(8)的内部且轴头固定安装有打磨棒(5),所述抽风机(12)的左侧连通有抽管(14),所述抽管(14)的底端连通有吸尘头(6),所述抽风机(12)的右侧连通有排气管(16),所述排气管(16)的右端连通有盒体(10),所述顶板(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3);
还包括:检测装置(22)、计时装置(23)、控制装置(24)和报警装置(25);
所述检测装置(22),设置于所述支撑脚(3)表面,与所述控制装置(24)电性连接,用于检测待打磨物体的当前目标高度,将所述当前目标高度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24);
所述计时装置(23),设置于所述检测装置(22)一侧,与所述控制装置(24)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打磨棒(5)的目标打磨时长,将所述目标打磨时长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24);
所述控制装置(24),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目标高度和目标打磨时长控制所述报警装置(25)的工作状态;
所述报警装置(25),与所述控制装置(24)连接;
控制装置(24)根据所述当前目标高度和目标打磨时长控制所述报警装置(25)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包括:
步骤A1、根据所述当前目标高度和目标打磨时长计算出所述打磨棒(5)当前的实际打磨速度V1:
其中,V表示为所述打磨棒(5)的初始打磨速度,H1表示为所述当前目标高度,Z表示为所述打磨棒(5)和待打磨物体的摩擦系数,E表示为所述打磨棒(5)在所述待打磨物体的当前打磨深度,s表示为打磨面积,t’表示为所述目标打磨时长,H2表示为所述待打磨物体的预设高度基准值,E1表示为所述打磨棒(5)在所述待打磨物体的预设打磨深度,S1表示为打磨面积的预设基准值,t表示为预设的打磨时长,表示为打磨过程中的误差因子;
步骤A2、将所述待打磨物体划分为多个打磨区域,生成打磨区域集合;
步骤A3、根据所述实际打磨速度V1和打磨区域集合计算出所述打磨棒(5)的剩余寿命值:
其中,X表示为述打磨棒(5)的剩余寿命值,R表示为所述打磨棒(5)的使用寿命系数,N表示为打磨区域的总数量,Si表示为第i个打磨区域的打磨面积,V2表示为所述打磨棒(5)能够达到的最快打磨速度;
步骤A4、对比所述打磨棒(5)的剩余打磨棒寿命值X和预设寿命值的大小,当所述剩余打磨棒寿命值X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寿命值时,确认所述打磨棒(5)可以正常工作,当所述剩余打磨棒寿命值X小于所述预设寿命值时,确认所述打磨棒(5)无法正常工作,向所述报警装置(25)发出报警指令;
步骤A5、所述报警装置(25)根据所述报警指令向用户发出报警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磨机转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脚(3)的前侧横截面和侧面横截面均呈T型,两个所述支撑脚(3)底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磨机转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头(6)的底侧横截面呈圆环状,所述吸尘头(6)的顶端与电机仓(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吸尘头(6)的底侧呈开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磨机转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0)的顶侧呈开口状,所述盒体(10)的顶部设置有盖体(11),所述盖体(11)呈网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磨机转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2)呈T型,所述支杆(2)端部的外径与插筒(9)的内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悦洋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悦洋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78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