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开口型铝合金部件焊接工装及焊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8087.X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44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利;高雨;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47;B23K9/173;B23K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阴知见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开口 铝合金 部件 焊接 工装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焊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用开口型铝合金部件焊接工装及焊接工艺,将开口型铝合金部件分布焊接,每次焊接均通过旋转基板实现部件的翻转,对部件焊缝的正反同步焊接,不需要将部件焊接后从工装上取下进行背面焊接,可保证各序产品的焊后尺寸,无需调修,焊后直接转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此种装配式焊接工装进行焊接,配合制作的焊接工装,使产品合格率提高至95%,节省了焊后调修工序,使人工成本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焊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用开口型铝合金部件焊接工装及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分部件焊接领域,开口型部件的档距尺寸很难一次合格,大多需要经过焊后调修。目前针对开口型部件多采用整体装配,焊接正面,更换工装,再焊接反面及立面焊缝的方式进行,此种工艺方法由于需要两次装夹,导致焊后部件尺寸精度很难达到合格要求,从而增加调修时间,使生产效率大幅降低。而且,部分焊缝需进行立焊位置焊接,焊接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汽车开口型部件正反焊接时需要两次装夹,焊后变形较大,焊后部件尺寸精度很难达到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用开口型铝合金部件焊接工装及焊接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用开口型铝合金部件分总成焊接工装,包括第一机架和转动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的第一基板,第一机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用于固定纵梁的纵梁气动抱紧支撑机构,第一基板的前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四个纵梁反变形定位块和两个用于固定纵梁上零件的零件气动安装定位机构,第一基板的后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纵梁气动反变形顶紧机构和两个用于固定纵梁上零件的零件气动顶紧机构。
进一步,第一基板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机架上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一轴承配合使用的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限位孔,第一轴承上开设有与第一限位孔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孔,第一限位孔和第一通孔内插设有第一定位插销。
进一步,第一轴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盘,纵梁反变形定位块与纵梁气动反变形顶紧机构的压紧端固定安装有垫块。
一种汽车用开口型铝合金部件总成焊接工装,包括第二机架和转动安装在第二机架上的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两侧的第二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两根纵梁的纵梁定位气动压紧机构,第二基板上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纵梁端部之间横梁的横梁定位机构和横梁气动压紧机构。
进一步,第二基板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机架上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与第二轴承配合使用的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限位孔,第二轴承上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孔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孔,第二限位孔和第二通孔内插设有第二定位插销。
进一步,第一机架、第二机架的底部四角处螺纹旋拧有螺栓,第一机架、第二机架的底部四角处固定安装有加强筋。
进一步,两根纵梁外侧的第二基板上还固定安装有手动顶紧机构。
进一步,第二轴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转盘,纵梁定位气动压紧机构、手动顶紧机构、横梁气动压紧机构以及横梁定位机构的压紧端固定安装有垫块。
一种汽车用开口型铝合金部件的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一根纵梁摆放在分总成焊接工装上,通过纵梁气动抱紧支撑机构夹持,并通过纵梁反变形定位块、纵梁气动反变形顶紧机构顶紧,然后通过零件气动安装定位机构将纵梁外侧的零件压在纵梁上,通过零件气动顶紧机构将纵梁内侧的零件压在纵梁上;
B、焊接各零件与纵梁的正面焊缝,转动第一转盘将第一基板旋转至竖直状进行角焊,继续旋转第一基板至水平位置进行背面焊缝焊接,焊接工艺采用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电流为110~120A,电压为18.5~18.8V,惰性气体流量为20~24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8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置入留置导尿管的新型尿道扩张器
- 下一篇: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