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型预测控制器的时域分解加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8398.6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7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升波;成波;麦尔旦江·买合木提;李杰;郜嘉鑫;李文宇;孙琪;聂冰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预测 控制器 时域 分解 加速 方法 | ||
1.一种模型预测控制器的时域分解加速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被控系统性能需要,建立一个模型预测控制问题,该问题包括目标函数以及约束条件,模型预测控制问题的表达式如下:
满足:
xt+1=Axt+But,t=1,…,N
其中,N为预测时域的长度,t为预测时域内的任一时刻,Q和R分别为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的权重矩阵,根据被控系统性能需要人为设定,A和B分别为状态系数矩阵和控制系数矩阵,根据被控系统的预测模型获得,为t时刻状态变量和控制变量需满足的约束条件,xt和ut为t时刻被控系统的状态变量及控制变量;
(2)除了初始和末端时刻外,对预测时域内的状态参数进行虚拟复制,对步骤(1)建立的模型预测控制问题进行解耦,具体过程如下:
满足:
其中,上标(t)中的t表示与预测时域内的任一时刻相对应的任一节点t,下标t为预测时域内的任一时刻;
(3)利用被控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函数,建立被控系统的预测方程,实现状态变量的跨节点预测,预测方程如下:
x2=Ax1+Bu1
x3=Ax2+Bu2=A2x1+ABu1+Bu2
因此,根据被控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可以将未来系统的状态x1,x2,…,xN表示为系统控制变量u1,u2,…uN-1的显式函数,即
利用被控系统的预测函数,我们可以根据前t-1个节点的信息,预测第t个节点的信息,以此实现状态变量的跨节点预测;
(4)引入共识变量z,构建时域分解跨节点共识模型预测控制问题,具体过程如下:
(4-1)在步骤(3)实现状态变量跨节点预测的基础上,引入一个共识变量z,得到时域分解跨节点共识模型预测控制问题如下:
满足:
t∈{1,…,N-1},t≥i
(4-2)构建两个矩阵Ac和Bc以描述共识约束:
AcX+Bcz=0,
其中,n为状态变量的维度,m为控制变量的维度,X为原始变量,t时刻的原始变量Ac和Bc分别为原始变量X和共识变量z的系数矩阵;
(5)针对时域分解跨节点共识模型预测控制问题,利用共识优化的方法进行迭代求解,具体过程如下:
(5-1)令步骤(4)模型预测控制问题中的共识变量的目标函数g(z)=0,且原始变量X的目标函数f(X)为
其中
写出共识优化方法的拉格朗日形式如下
其中,ρ为惩罚参数,y为对偶变量,yT表示对向量y取转置,表示对AcX+Bcz的二范数取平方;
(5-2)根据步骤(5-1)中的共识优化方法的拉格朗日形式,对原始变量X进行更新,更新公式如下:
其中,k为算法迭代次数,argminLρ(X,zk,yk)表示对函数Lρ(X,zk,yk)取最小值的X,zk和yk表示上一次优化迭代时更新的z和y的值;
(5-3)根据在步骤(5-2)完成更新的原始变量Xk+1,对共识变量z进行更新,更新公式如下:
(5-4)根据步骤(5-2)和(5-3)完成更新的原始变量Xk+1和共识变量zk+1,更新对偶变量yk+1,更新公式如下:
yk+1:=yk+ρ(AcXk+1+Bczk+1)
(5-5)当每次完成步骤(5-2)-(5-4)的计算之后,判断当前的原始变量Xk,共识变量zk和对偶变量yk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共识优化方法的收敛准则设定如下:
设定原始收敛阈值∈pri及对偶收敛阈值∈dual,在每一次的迭代求解完Xk,zk,yk之后,计算原始残差rk=‖AcXk+Bczk‖和对偶残差若rk≤∈pri且sk≤∈dual,则停止迭代,将第k次计算求得的原始变量Xk中的第一个控制变量输入被控系统,用于对被控系统的控制;若不满足rk≤∈pri且sk≤∈dual,则返回步骤(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83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