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耐磨NM360型钢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99413.9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陆斌;隋鑫;吴鹏飞;白永强;宋立权;柳婕;朱晓丽;孙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14;C21D1/18;C21D6/00;C21D8/02;C21D9/00;C22C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全成哲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耐磨 nm360 型钢 及其 生产工艺 | ||
1.一种稀土耐磨NM360型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化学成分:C=0.10-0.12%,Si=0.3-0.5%,Mn=1.4-1.8%,P≤0.010%,S≤0.003%,Als=0.015-0.03%,Nb=0.2-0.4%,Ti=0.01-0.02%,B=0.0010-0.0030%,Ce≥0.0003ppm,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耐磨NM360型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化学成分:C=0.11%,Si=0.32%,Mn=1.45%,P=0.007%,S=0.001%,Als=0.027%,Nb=0.027%,Ti=0.012%,B=0.00170%,Ce=0.0008ppm,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稀土耐磨NM360型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化学成分:C=0.11%,Si=0.34%,Mn=1.44%,P=0.007%,S=0.002%,Als=0.028%,Nb=0.027%,Ti=0.010%,B=0.00170%,Ce=0.0008ppm,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稀土耐磨NM360型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主要工艺步骤及参数如下:
入炉铁水进行铁水预处理,处理后铁水硫含量s≤0.001%,温度≥1250℃,铁水入转炉前将渣扒干净,转炉冶炼过程加入铁水及废钢,转炉终点控制C-T协调出钢,P≤0.007%,S≤0.001%,严格挡渣出钢,出钢时间4~7min,出钢1/5时加入合金,出钢2/5量加完合金;
LF精炼对钢液进行造白渣和脱氧操作,确保钢中氧、硫等元素的含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快速造白渣,且保证白渣时间15min以上,稳定渣碱度;LF精炼出站前尽量将合金配加至目标要求范围,OT≤20ppm,N≤35ppm,保证S含量低于0.003%;
RH真空处理4分钟后在料仓中加入稀土合金,加入10%的铈铁合金,加入量为31.5公斤/炉,稀土加入后RH深真空循环时间保证15min以上,氩气软吹时间必须保证10min以上;
该钢种液相线1516℃,中包过热度控制23~33℃,连铸拉速采用中板铸坯生产拉速执行稳态浇铸,生产连铸坯厚度250mm,连铸全程实行保护浇铸;强化大包-中包-结晶器之间保证密闭性和中包液面覆盖剂厚度,强化中包氩气吹扫,防止钢液二次氧化和增氮;在结晶器后采用双辊电磁搅拌技术改善铸坯中心组织,在凝固末端采用动态轻压下技术进一步改善铸坯质量;
钢坯下线入保温坑进行保温坑堆垛缓冷,保温坑缓冷温度大于350℃,保温时间大于48小时;
加热制度:加热段温度不高于1260℃,均热温度1200℃~1260℃,确保均热段保温≥40分钟,保证钢坯烧透、均匀;
轧制工艺:两阶段控轧,一阶段开轧温度大于1100℃,压下率60%~70%;二阶段开轧温度860~920℃,每道次压下率均≥12%,最后三道次累计压下率不小于≥40%;终轧温度780~830℃;
轧后抢温下线,集中堆垛加罩进行缓冷,保温缓冷时间大于24小时;打开罩后,温度凉至50~100℃时,带温进行钢板尺寸切割;
热处理:产出成品经精准切割后走热处理工艺,钢板经抛丸机以消除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经辊底式无氧化淬火炉,淬火炉保温温度为910~930℃,保温时间大于20分钟,保证温度控制精确,加热均匀,钢板无氧化;经辊底式回火炉,回火炉保温温度为280~330℃,保温时间大于10分钟,热处理过程中应保证温度控制精确,加热均匀;回火后快速下线堆垛缓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铁水与废钢配比为铁水85%,废钢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出钢过程中视终点氧含量加入适量的改质剂和石灰,氧不少于250m,并视装入量、终点C、钢水氧化性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然后将钢水运送到LF精炼炉进行精炼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94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