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鼠非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的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9701.4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9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薛丽君;姚树坤;李沣骥;周元琛;韩聚强;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济南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10/30;A23K50/5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赵加鑫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鼠 肥胖 酒精性 脂肪性 肝病 模型 建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鼠非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的建立方法,饲喂包含高温处理的大豆的人类饮食模拟饲料,所述的高温处理为140‑160℃干热加工12‑18min。本发明在大鼠饲料中添加高温加工的大豆,成功构建了非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本发明造模方法简单,模拟了中国人的饮食模式,大鼠没有明显的肥胖或消瘦,克服了现有模型的缺陷,对人类非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提供研究基础。此外,本发明的模型病理表现以小泡性脂变为主,对NAFLD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鼠非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NAFLD现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在成年人中的全球患病率约为25.24%。2018年我国NAFLD患病率为29.6%。NAFLD已超过病毒型肝炎,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肝病,但是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用于NAFLD安全且有效的治疗药物。NAFLD不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并非所有肥胖受试者都患有NAFLD,并且在非肥胖个体中也可以发现NAFLD。为了更好地了解非肥胖受试者中发生的NAFLD,我们建议使用术语“非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迄今为止,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经典理论为“二次打击”学说。在高脂饮食、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的作用下,肝脏出现脂质沉积形成脂肪肝,即“一次打击”。肝脏脂肪变易于接受氧化应激等“二次打击”,导致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进展。因此,过氧化损伤和炎症可能同时存在,共同推进NAFLD向终末期肝病的进展。最近,也有学者提出“多重打击”学说的理论,认为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营养因素,肠道菌群以及遗传因素共同参与导致NAFLD的发生。但其中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近年来,国民的饮食结构发生的重大改变,人们摄入的干炒、煎炸等高温加工食品越来越多,而这类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可产生大量自由基,其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可与生物膜磷脂、多不饱和脂肪酸、核酸等大分子发生过氧化反应,引起机体氧化损伤。但这类食品的危害尚未引起广泛重视,尤其是高温干炒食品对肝脏的损害目前尚未见报道。在我们前期对NAFLD的临床资料与高危因素调查问卷分析发现,部分患者BMI未达到超重或肥胖的诊断标准,而是与摄入干炒、煎炸等高温加工食品与NAFLD的发生关系密切,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减少该类食品的摄入,可缓解NAFLD病情,改善预后。
现有的NAFLD的动物模型以高脂饮食饲喂为代表,可模拟人类NASH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代谢综合征表现。但这些模型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肝脏纤维化程度较轻,强制过量喂养脂肪,不符合中国人饮食结构等。蛋氨酸和胆碱缺乏的饮食,它可以在更短的喂养时间内复制出NASH组织学表型,可以引起更严重的炎症,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纤维化。但是,喂食MCD饮食的动物显示出显著的体重减轻(10周内高达40%)。
这些饮食模式与我们目前的饮食模式差别较大。当前社会人们对油炸食物等高温加工食物的摄入频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虽然体重指数(BMI)、血脂等指标未见明显异常,但却患有脂肪肝。关于非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尚不完整,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模拟中国人的饮食模式,提供一种大鼠非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大鼠没有明显的肥胖或消瘦,对非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对该病的诊治具有临床意义。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济南市中心医院,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济南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9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检测设备
- 下一篇:虚拟表情生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