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结构制备方法、声结构、仿真人头及用其测试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99970.0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6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鹏;韩海云;房晓斐;张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9/00 | 分类号: | H04R29/00;H04R3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王笑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制备 方法 仿真 人头 测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结构制备方法、声结构、仿真人头及用其测试的方法,获取真人嘴部发声的第一数据和真人耳道内语音声场的第二数据;基于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计算声传递模型;基于声传递模型构建置于仿真耳道内实现耳道内语音声场的声结构;该声结构有对中高频段实施声能量调节的中高频段声能量调节腔和对低频段实施声能量调节的低频段声能量调节件,该声结构置于仿真人头的仿真耳道中,可以形成与真人耳道内相同特征的语音声场,可以满足采用了通过耳机前腔的MIC拾取耳道内语音声场作为上行通话方案的耳机产品的音频指标测试的要求,实现仿真人头更广泛的音频性能测试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声结构制备方法、声结构、仿真人头及用其测试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混合ANC(主动降噪)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耳机具备了混合ANC的功能。反馈ANC功能要求耳机前腔放置一颗MIC(麦克),用来拾取到达耳道内的外界噪声并通过反馈ANC进行反相叠加消除,以达到主动降低本地噪声的目的。
人发声时,声音会通过多种途径传递至耳道,如通过咽鼓管传递至中耳,并通过鼓膜传导至中耳,形成语音声场;佩戴好的耳机,会对周围噪声形成30dB以上的隔绝量,因此在风噪,地铁等信噪比较低的使用场景中,通过耳机前腔的MIC拾取耳道内的语音声场,就成为较理想的上行通话方案,可以在风噪、地铁等信噪比比较低的使用场景下实现无障碍通话。
仿真人通常包括一个模拟躯干,以及安装在模拟躯干上的仿真头,仿真头通常包括负责放音的仿真嘴部分,以及负责录音的仿真耳部分,因此仿真人可以很好的模拟真人头和躯干周围的声场,能够被用来进行耳机产品的音频性能测试。
但是,现有这类仿真人的设计没有考虑真人发声时,声音通过咽鼓管及骨骼振动等传导路径达到耳道的声场,因此无法满足采用了通过耳机前腔的MIC拾取耳道内语音声场作为上行通话方案的耳机产品的音频指标测试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结构制备方法、声结构、仿真人头及用其测试方法,建立真人发声与耳道内语音声场的声传递模型,并基于该声传递模型在仿真人头的耳道内构建与真人一致的语音声场的声结构,从而可以使用这种仿真人头进行更广泛的音频性能测试,解决现有仿真人无法满足采用了通过耳机前腔的MIC拾取耳道内语音声场作为上行通话方案的耳机产品的音频指标测试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出一种仿真耳道内声结构制备方法,包括:获取真人嘴部发声的第一数据和真人耳道内语音声场的第二数据;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计算声传递模型;基于所述声传递模型构建置于仿真耳道内实现耳道内语音声场的声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数据为真人嘴部发声的频响曲线;所述第二数据为真人耳道内语音声场的频响曲线;则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计算声传递模型,具体为: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的频响曲线和所述第二数据的频响曲线的差得到所述声传递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真人嘴部发声的第一数据和真人耳道内语音声场的第二数据,具体为:通过第一测量传声器采集设定例的真人嘴部按照高音量、中音量和低音量分别发声的第一数据;以及,通过第二测量传声器采集所述设定例的在真人嘴部按照高音量、中音量和低音量分别发声时真人耳道内语音声场的第二数据;则,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二数据计算声传递模型,具体包括:分别基于一例样本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计算单例声传递模型;对设定例的单例声传递模型取平均得到所述声传递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999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物联网终端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冷冻解冻冰箱及冷冻解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