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消防装置的功率驱动输出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0010.1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3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桂林;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上海电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C37/00 | 分类号: | A62C37/00;G08B17/10;H02P29/00;H02P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牛洪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消防 装置 功率 驱动 输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消防装置的功率驱动输出装置和方法,属于控制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极化继电器的响应时间和放大倍数固定,功率驱动电流小的问题。功率驱动输出装置包括火警信号获取电路和功率驱动电路,火警信号获取电路包括:火焰感受器,感受火焰温度,并将火焰温度转换为差分电压;放大电路,将火焰感受器输出的差分电压放大并输出;电压比较器,将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火警信号;以及功率驱动电路,与火警信号获取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在存在火警信号时,控制功率驱动电路提供足以驱动消防装置的驱动功率。实现了放大倍数和响应时间可配置,同时其功率驱动电流大,性能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消防装置的功率驱动输出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火焰感受器由各种燃烧生成物、中间物、高温气体、碳氢物质以及无机物质为主体的高温固体微粒构成的。火焰的热辐射具有离散光谱的气体辐射和连续光谱的固体辐射。不同燃烧物的火焰辐射强度、波长分布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其对应火焰温度的近红外波长域及紫外光域具有很大的辐射强度,根据这种特性可制成火焰传感器。
三防控制盒极化继电器的输入信号来自四组独立的火焰感受器差分电压信号,任何一路火焰感受器探测到火焰温度都能驱动极化继电器的输出控制,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火焰感受器感受到火焰温度时在5S时间内输出300mv的火警信号差分电势差。火焰感受器的输出电压随着时间而升高,因此,在5S(即,秒)时间内输出300mv的火警信号差分电势差是固定的。因此,三防控制盒极化继电器存在响应时间和输出的差分电势差固定,功率驱动电流小等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消防装置的功率驱动输出装置和方法,用以解决现有三防控制盒极化继电器存在响应时间和放大倍数固定,功率驱动电流小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消防装置的功率驱动输出装置,火警信号获取电路和功率驱动电路,所述火警信号获取电路包括:火焰感受器,用于感受火焰温度,并将火焰温度转换为差分电压;放大电路,用于将所述火焰感受器输出的差分电压放大并输出;电压比较器,用于将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火警信号;以及所述功率驱动电路,与火警信号获取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且在存在所述火警信号时,控制所述功率驱动电路提供足以驱动所述消防装置的驱动功率。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消防装置的功率驱动输出装置能够通过火焰感受器的采集和功率输出,与原极化继电器固有响应时间相比较,具有放大倍数和响应时间可配置的优点,同时其功率驱动电流大,性能稳定。
基于上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存在火警信号包括:当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小于所述参考电压时,不存在所述火警信号;以及当所述放大电路输出的电压大于所述参考电压时,存在并输出所述火警信号。
基于上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和负向输入端接收所述火焰感受器输出的差分电压,并将所述差分电压放大并经由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输出,其中,所述差分电压的放大倍数n为10至100。
基于上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器、第二电阻器、第三电阻器和第四电阻器,其中,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负向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器的一端和所述第四电阻器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火焰感受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所述正向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器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火焰感受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三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电源端与正向电源电压连接,以及其负电源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上海电控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上海电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0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