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跟随式定制网体结构移动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1153.4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88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安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天一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5/16 | 分类号: | A63B5/16;A63B24/00;A63B71/00;G01S1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张浪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跟随 定制 结构 移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跟随式定制网体结构移动系统,包括:定制保护网体,包括由上向下的三层保护网体结构,所述三层保护网体机构从上向下弹性依次降低且最上层保护网体结构与中间层保护网体结构的间距大于中间层保护网体结构与最下层保护网体结构的间距;网体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定制保护网体的正下方;网体驱动机构,用于基于接收到实时移动方向和实时移动量驱动所述网体支撑机构进行相应移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跟随式定制网体结构移动方法。本发明的跟随式定制网体结构移动系统及方法控制智能、随动有效。由于能够跟随高空裸跳人员的当前位置控制定制机构的保护网体进行随动操作以接收到高空裸跳人员,从而保证了高空裸跳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裸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跟随式定制网体结构移动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从18世纪末开始,跳伞在欧美各国迅速发展,并逐渐流行于世界上许多国家。1926年,美国率先将跳伞运动正式列为空中比赛项目。20世纪50年代,跳伞由起初的救生和利用于军事,发展成为一项国际性体育竞赛项目。1951年在南斯拉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跳伞锦标赛,这种竞赛从1954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
跳伞的升空方式也从最早的从热气球上跳伞发展为飞机跳伞、伞塔跳伞、牵引升空跳伞,当今喜爱冒险运动的人们又发明了从悬崖和摩天大厦跳伞等。跳伞项目除了传统的特技、定点、空中造型、空中踩伞等项目外,又新增添了空中自由式跳伞和空中滑板跳伞,从单纯的竞技型向休闲、娱乐和极限运动演变。
为了追求进一步的刺激,一些民间跳水运动员更愿意乘坐飞机飞到高空中,然后采用无保护措施进行高空裸跳,在随跳人员的引导下跳入地面的多层保护网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跟随式定制网体结构移动系统及方法,能够跟随高空裸跳人员的当前位置控制定制机构的保护网体进行随动操作,以接收到高空裸跳人员并保证高空裸跳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此,本发明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三处重要的发明点:
(1)基于高空裸跳人员与本地接收网体之间的卫星定位数据的差值计算本地接收网体的实时移动方向和实时移动量,以保证有效接收到高空裸跳人员;
(2)建立定制机构的定制保护网体以完成对高空人员的安全接收,所述定制保护网体包括由上向下的三层保护网体结构,所述三层保护网体机构从上向下弹性依次降低且最上层保护网体结构与中间层保护网体结构的间距大于中间层保护网体结构与最下层保护网体结构的间距;
(3)只有在高空裸跳人员的当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阈值时,才启动本地接收网体的跟随式移动操作,从而避免本地电力资源被浪费。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跟随式定制网体结构移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定制保护网体,包括由上向下的三层保护网体结构,所述三层保护网体机构从上向下弹性依次降低且最上层保护网体结构与中间层保护网体结构的间距大于中间层保护网体结构与最下层保护网体结构的间距;
网体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定制保护网体的正下方,包括数个支撑杆用于支撑所述定制保护网体,还包括单个支撑平台,位于所述最下层保护网体结构的正下方用于固定所述数个支撑杆;
网体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网体支撑机构的正下方,用于基于接收到实时移动方向和实时移动量驱动所述网体支撑机构进行相应移动;
数据接收设备,用于采用无线通信模式与高空裸跳人员佩戴的GPS定位仪建立双向无线通信链路连接,用于获取所述高空裸跳人员的当前定位数据;
本地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中央位置,用于获取所述支撑平台的中央位置的定位数据以作为本地定位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天一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天一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11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