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海绵孔数的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1315.4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4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5/08;G01N2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海绵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海绵孔数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样;2)校准仪器;3)显微镜成像;4)测量泡孔直径;5)计算单个泡孔直径;6)计算聚氨酯海绵泡孔数。本发明汽车碳罐用聚氨酯过滤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聚氨酯海绵孔数的测定方法,针对现有检测理论混乱的状态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和统一,系统的解决了聚氨酯海绵开孔材料孔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精确性,并对其科学性,和精确性提供了数学和试验两种验证手段,真正实现了科学、精确、实用、规范、及时有效,填补了行业、国内、国际技术空白,开创了多孔材料科学应用新时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碳罐用聚氨酯过滤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聚氨酯海 绵孔数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乘用车国5排放标准的实施和执行,聚氨酯开孔过滤材料在汽车碳罐中 的使用大幅度提升,然而对其过滤有效性的精确监测和评价也随之提上了新的 高度,这一趋势必然要求主机厂和汽车零部件材料供应商尽快提升对聚氨酯海 绵开孔材料的相关技术理论,技术检测,科学验证和评价的整体水平,以充分 适应和满足汽车业迈向低排放环保发展的新需求。现有的聚氨酯海绵开孔材料 孔数的测量工作存在概念模糊、理论缺乏、逻辑混乱、手段原始和没有行业统 一认可标准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海绵孔数 的测定方法,针对现有检测理论混乱的状态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和统一,系统的 解决了聚氨酯海绵开孔材料孔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检测 效率和精确性,并对其科学性,和精确性提供了数学和试验两种验证手段,真 正实现了科学、精确、实用、规范、及时有效,填补了行业、国内、国际技术 空白,开创了多孔材料科学应用新时代。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聚氨酯海绵孔数的测定方法,包 括如下步骤:
步骤1:用切片器先裁切好5块聚氨酯海绵试样,取样时防止被切割机割伤;
步骤2:打开电子显微镜,并取出校正尺校准好仪器;
步骤3:将聚氨酯海绵试样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投影到屏幕,调节焦距, 使其成像清晰;
步骤4:通过显微镜在聚氨酯海绵试样中取完整的孔测量出横向泡孔直径和 纵向泡孔直径的数据,并记录好;
步骤5:把测量出来的横向泡孔直径和纵向泡孔直径数据相加求平均值作为 单个泡孔直径数据;
步骤6:取所有单个泡孔直径的平均值作为该批次聚氨酯海绵泡孔数。
进一步地,步骤5)所述的单个孔径的直径计算公式为:
其中,D为聚氨酯海绵的泡孔直径,L1为纵向泡孔直径,L2为横向泡孔直 径。
进一步地,步骤6)所述的聚氨酯海绵泡孔数的计算公式为: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聚氨酯海绵孔数的 测定方法,针对现有检测理论混乱的状态进行了科学的梳理和统一,系统的解 决了聚氨酯海绵开孔材料孔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 率和精确性,并对其科学性,和精确性提供了数学和试验两种验证手段,真正 实现了科学、精确、实用、规范、及时有效,填补了行业、国内、国际技术空 白,开创了多孔材料科学应用新时代,理论系统,概念清晰,便于应用技术推 广和沟通交流,科学高效,可以验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 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 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未经张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1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