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桶及其注塑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1694.7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4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卢奕名;陈林德;伍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环群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13/06;C08K3/34;B65F1/00;B29D22/00;B29B9/16;B29B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州市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桶 及其 注塑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桶,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塑料桶配方包括:聚丙烯50~60份、改性蒙脱土15~20份、紫外线吸收剂2~5份、填料3~5份、润滑剂1~3份以及阻燃剂0.5~3份;一种用于所述垃圾桶的注塑加工工艺,包括:所述的垃圾桶注塑工艺为:在造粒机中放入聚丙烯和聚乙烯原料,制备颗粒状原料,将造粒机生产的原料排入到卸料装置上,打包颗粒原料;将制备后的颗粒原料放入到注塑机的料斗送入料筒进行加热,使塑料熔化,达到流动状态并有良好的塑性,然后在柱塞的推动下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注入温度较低的模腔内,经冷却定型后打开模具,获得成品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桶及其注塑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城市的所有公共场合,比如商场、宾馆饭店、写字楼、办公室、都会放置垃圾桶,以方便人们丢弃纸屑等垃圾。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垃圾桶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市面上售卖的垃圾桶多种多样,其各自都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力求能达到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
垃圾桶长期放在室外使用时,由于聚丙烯对紫外线十分敏感,在室外容易受到光、热和氧的作用,引发聚丙烯材料的老化降解以及机械性能变差,使得聚丙烯材料的使用寿命缩短,影响该垃圾桶的使用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桶及其注塑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桶,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塑料桶配方包括:聚丙烯50~60份、改性蒙脱土15~20份、紫外线吸收剂2~5份、填料3~5份、润滑剂1~3份以及阻燃剂0.5~3份。
所述改性蒙脱土成分包括三聚氰氯、对氨基苯磺酸钠、丙酮及四甲基哌啶胺。
一种用于所述垃圾桶的注塑加工工艺,包括:所述的垃圾桶注塑工艺为:在造粒机中放入聚丙烯原料,制备颗粒状原料,将造粒机生产的原料排入到卸料装置上,打包颗粒原料;将制备后的颗粒原料放入到注塑机的料斗送入料筒进行加热,使塑料熔化,达到流动状态并有良好的塑性,然后在柱塞的推动下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注入温度较低的模腔内,经冷却定型后打开模具,获得成品垃圾桶;
其中,所述的卸料装置包括传送带、设于所述传送带上的载料箱及与所述载料箱相配合的冷却组件,所述载料箱上方设有储料箱,所述载料箱内设有载料框,所述载料框顶部设有多个第一通槽,底部设有多个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通槽宽度,所述载料箱内设有横杆,所述载料框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横杆相配合的第一活动槽,所述载料箱底部设有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一支撑弹簧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载料框设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传送带下方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液压缸,所述载料箱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液压缸活塞杆相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载料箱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当所述载料箱相对于所述传送带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载料框产生震动;造粒机将原料加工成颗粒状后,原料被排放至储料箱内,载料箱置于传送带上随传送带移动,载料箱移动至储料箱下方,储料箱内的颗粒原料掉落至载料箱内,部分颗粒经过第一通槽掉落至载料框底部,另一部分颗粒留在载料框顶部,载料框上的颗粒达到预设重量后,载料框往下运动,横杆相对载料框往上运动,横杆移动至第一通槽底部,第一通槽宽度减小后颗粒收集在载料框顶部;当载料箱内收集到预设量的颗粒后,传送带带动载料箱移动,载料箱移动至冷却组件处,将载料箱内的颗粒冷却;载料箱移动至安装板上方后,第一液压缸推动活塞杆插入到第一通孔内,第一液压缸推动载料框一端升起,载料框上形成斜面,将载料箱内的颗粒从第一开口内倒出,收集颗粒原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环群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环群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16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备互联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智能泡茶方法、装置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