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1875.X | 申请日: | 2020-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0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印;陆佳伟;杨峰;吴志超;张文勇;孙嘉慧;姚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7/06;C08L23/08;C08L51/06;C08L53/00;C08L27/08;C08F255/02;C08F236/22;C08F28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0031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极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包含以下组分:
聚丙烯35-83.2份;
含氯聚烯烃8-25份;
聚烯烃弹性体3-12份;
超支化多相聚合物0.8-8份;
填料5-20份;
其中,所述超支化多相聚合物是在改性烯烃中引入不饱和极性单体形成的超支化多相聚合物;所述改性烯烃的基材为聚丙烯和聚乙烯的共混物;所述不饱和极性单体为含有至少2个不饱和键的脂肪酸;
所述改性烯烃经过氯化改性,通过氯化过程中产生活性自由基的耦合实现聚丙烯和聚乙烯混合物分子链之间桥接,同时以氯化改性过程中产生自由基以及碳氯键后加热裂解产生的自由基作为活性位点引发柔性长链、多不饱和极性单体自聚合,获得具有多相态、多元化学结构的超支化多相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包含以下组分:
聚丙烯47-73份;
含氯聚烯烃10-20份;
聚烯烃弹性体5-10份;
超支化多相聚合物2-6份;
填料10-1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选自均聚聚丙烯、嵌段共聚聚丙烯和无规共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在230℃,2.16kg下的熔融指数为8-35g/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氯聚烯烃包含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氯化聚乙烯和氯化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氯聚烯烃分子量在40,000-120,0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弹性体选自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和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多相聚合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S1:将聚丙烯、聚乙烯和抗氧剂挤出造粒;
S2:将S1的粒料置于氟气-氯气混合气体氛围中,加热进行活化改性处理,获得氯化改性聚丙烯-聚乙烯;
S3:在氯化改性聚丙烯-聚乙烯中加入不饱和极性单体,加热引发不饱和极性单体原位自聚合,获得原位聚合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材料;
S4:将S3中的原位聚合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材料投入溶剂中,经加热、溶解、分离、洗涤和干燥,获得超支化多相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原料包含:
聚丙烯35-75份,
聚乙烯25-65份,
0.2-0.3份抗氧剂1010,0.2-0.3份抗氧剂168;
和/或,所述聚乙烯选自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原料包含:
聚丙烯40-65份,
聚乙烯35-60份,
0.2-0.3份抗氧剂1010,0.2-0.3份抗氧剂168;
所述聚乙烯在190℃,2.16kg下的熔融指数为6-25g/10min。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氟气-氯气混合气体的压力为10-80KPa;氟气比例为0.5vol%-3.0vol%,以混合气体总体积计;处理时间为0.5-3h;反应温度40-110℃;
和/或,处理后进行气体置换,置换气体为惰性气体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氧气的比例为1vol%-10vol%,以混合气体总体积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18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酒类液体的加工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伞布透明且可变为模糊的伞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