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击振动的海底管线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2014.3 | 申请日: | 2020-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8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健;李璇;董洪仓;艾万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1/12 | 分类号: | F16L1/12;F16L1/20;F16L55/02;F16L55/04;F16L57/00;F16L58/02;F16L59/02;F16L5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振动 海底 管线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冲击振动的海底管线保护装置,包括管基、配重层、减振环和内涂层,所述配重层中钢砼件包括上钢砼和两个下钢砼,上钢砼与下钢砼连接处均为凸块结构,且上钢砼的凸块设置在下钢砼凸块的下方,所述减振环内设有外圈与内圈,所述外圈内设有弹簧,所述内圈靠近外圈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阻尼件,内圈靠近管基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阻尼件,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之间设有滚子。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钢砼件与减振环来抵抗外界的冲击载荷与振动载荷,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海床侵蚀、潮流、涡流振荡和船锚等外界不良因素对海底管线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海底管线正常工作的良好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底管线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冲击振动的海底管线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海底管线处于海底环境中会受到海床侵蚀、潮流、涡流振荡,而且我国船舶运输与渔业活动行业也越来越蓬勃,船舶区域与渔业作业区域越来越密集,在部分海域内,渔业养殖作业区域与海底管线的铺设区域会产生交叠,并且渔业船舶在海上作业随意性比较强,意外的抛锚作业频繁,诸多的外界环境不确定因素作用,使得海底管线面临极高的风险。近十几年来,我国愈发重视海洋资源,加大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力度,其中在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行业中海底管道应用领域极多,一旦海底管线长期受外界环境冲击或振动影响造成海底管线的损坏和位置迁移,海底管线的失效与失稳,会引起严重的管道泄漏,浪费资源,污染海洋环境。
现有技术中,海底管线的保护装置功能片面,单一的防冲击装置和单一的减振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无法有效的应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变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海底管线的冲击与振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冲击振动的海底管线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海床侵蚀、潮流、涡流振荡和船锚等外界不良因素对海底管线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海底管线正常工作的良好条件。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振动的海底管线保护装置,包括管基、具有钢砼结构的配重层、固定环绕在管基外侧的减振环和设置在管基内侧的内涂层,所述配重层安装在减振环外侧,配重层由钢砼件、四个锯齿夹板、至少两个螺栓连接装置以及钢丝网组成,其中钢砼件包括上钢砼和两个下钢砼,上钢砼与下钢砼连接处均为凸块结构,且上钢砼的凸块设置在下钢砼凸块的下方,锯齿夹板固定安装在上钢砼和下钢砼凸块的凹槽内,钢丝网固定环绕在钢砼件外侧;
所述减振环内设有外圈与内圈,所述外圈内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伸缩方向与外圈的半径方向一致且若干弹簧沿外圈中心均布,弹簧安装时留有压缩预变形量,内圈内靠近外圈的一侧安装有第一阻尼件,内圈内靠近管基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阻尼件,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之间设有滚子,且若干第一阻尼件、滚子和第二阻尼件沿着内圈的中心均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所述上钢砼与下钢砼通过螺栓连接装置连接,螺栓连接装置内设有螺栓,螺栓上半部分依次螺旋连接有锁母、垫片与密封环,贯穿下钢砼的凸块与上钢砼的凸块,螺栓的下半部分连接结构与螺栓上半部分对称,螺栓上半部分的锁母与垫片数目均可设置为两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阻尼件与第二阻尼件之间还设有滚子的轨道。
优选地,所述减振环表面涂覆有环氧树脂涂层。
优选地,所述内涂层包括防腐层和绝热层,其中,防腐层设置在绝热层内,防腐层内圈还设有腐蚀余度层,所述腐蚀余度层的厚度为4-6mm,所述绝热层可采用岩棉、泡沫玻璃和无机保温砂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钢砼件与减振环来抵抗外界的冲击载荷与振动载荷,减振环内的阻尼件和滚子将外部环境带来的机械振动转化为滚动摩擦,内部管道的流体引起的共振效应也可以通过阻尼件消除,钢砼件与减振环的合理配合可以有效的避免因海床侵蚀、潮流、涡流振荡和船锚等外界不良因素对海底管线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上钢砼与两个下钢砼螺栓连接的钢砼结构增加了海底管线的自重,克服管线内的浮力,进一步为海底管线提供工作的良好条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20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