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安全帽的安全生产共享数字生态系统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2591.2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4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旭;陈耀武;胡静静;郭彭;李伟乔;张思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08;A42B3/10;A42B3/28;G06Q10/10;G06Q50/0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00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安全帽 安全生产 共享 数字 生态系统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基于安全帽的安全生产共享数字生态系统,包括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采用B/S的分层体系架构,包括平台层(1)、应用层(2)、网络层(3)和终端层(4);所述终端层(4)包括定位型智能安全帽(40)及业务功能(41),定位型智能安全帽(40)内含低功耗ARM芯片(11)、GSM天线(12)、GNSS天线(13);所述网络层(3)为GPRS/NB网络(30);ARM芯片(11)、GSM天线(12)、GNSS天线(13)通过GPRS/NB网络(30)传输终端数据信息至应用层(2)汇总处理;应用层(2)包含多个建筑工地(27)的基础数据,多个建筑工地(27)的信息统一上传至平台层(1),并于平台层(1)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安全帽的安全生产共享数字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型智能安全帽(40)包括帽壳(21)、帽衬(22)、下颊带(23)和后箍(24);帽壳(21)通过卡口连接帽衬(22)与后箍(24),帽衬(22)下方设有下颊带(23),帽壳(21)上方设有透气孔(26),帽壳(21)前部设有可开启的帽檐(25);帽檐(25)内含有低功耗ARM芯片(11)、GSM天线(12)、GNSS天线(13)置于帽壳(21)前部,用于基础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及接收发送、GPS定位,通过GPRS/NB网络层(20)传输终端数据信息至应用层(2)汇总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安全帽的安全生产共享数字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碰撞传感器(5)和人体探测器(6),布设于帽檐(25)处,检测信号传输至低功耗ARM芯片(11),可触发安全帽发送数据至应用层(2),用于碰撞报警及脱帽检测基础数据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安全帽的安全生产共享数字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功耗ARM芯片(11)包括定位信息处理模块(7)以及危险告警模块(8),用于在工作时间内全方位收集工人基础行为数据,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及时告警,并自主推送至相关权限的人员移动APP端或手机短信,管理人员可迅速响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安全帽的安全生产共享数字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2)为移动端软件和Web网页服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安全帽的安全生产共享数字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层(1)包括云数据库(14)、云服务器(15)和云监控(16)。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所述的基于安全帽的安全生产共享数字生态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领取智慧安全帽,通过联网智能手机扫取唯一功能二维码,进行姓名、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实名制认证,并进行安全教育、技术教育考试,自动生成成绩报表;
步骤(二),管理人员手动将工人根据班组信息、工种信息进行分类,并确认安全帽信息已通过GPRS/NB网络(30)接入控制平台;
步骤(三),工人进入施工现场,打开安全帽电源开关,GPS定位系统、碰撞传感器(5)、人体探测器(6)开始工作,将工人实时位置信息、安全帽佩戴信息、工作时长信息、安全告警信息通过GPRS/NB网络(30)传输至应用层处理;
步骤(四),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层(1)对于工人防疫健康信息、安全培训、技术培训、工作考勤、工作人员轨迹采集、现场碰撞、应急告警信息进行汇总;
步骤(五),根据基础数据信息,进行项目安全生产实施排查、实施分析,及时治理,并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做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决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安全帽的安全生产共享数字生态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智慧安全帽实名制考勤与现场人脸识别设备实名制通道考勤数据交叉检查校验,确认项目实名制建筑工人信息及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25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物自动喂养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热管式升温型吸收式换热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