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鼻饲管固定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2838.0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2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闫巧云;黎子贵;王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25/04;A61J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饲 固定器 | ||
一种鼻饲管固定器,涉及医用器材技术领域,该固定器包括鼻塞片、鼻贴;所述鼻塞片是一具有弹性的软片,并且鼻塞片卷拢至其左边缘部、右边缘部相互叠合,从而构成一个鼻塞管;所述鼻塞管的外形呈上细下粗的锥台状,鼻塞管的管腔呈上下贯通的直柱状,鼻塞管的外壁固定有搭扣带、搭扣柱;所述搭扣带是具有弹性的软质带体,搭扣带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间隔分布的多个扣眼,其中的一个扣眼以紧配合方式套置在搭扣柱上;所述鼻贴是一具有粘性的胶布,在鼻塞管的外壁固定有左右各一根塞管拉线,该两根塞管拉线的上端均与鼻贴固接。本发明提供的固定器,用于固定鼻饲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材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鼻饲管固定器的技术。
背景技术
因疾病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往往会在疾病的稳定期选择经鼻插入胃管从而进行营养液及药物的注入。
目前临床采用的鼻饲管的固定方法是用胶布直接固定在鼻部,这种方法仅依靠胶布的粘性实现鼻饲管的固定,其固定的稳定性较差,鼻饲管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会增加非计划拔管的几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鼻饲管的固定稳定性好,能有效避免鼻饲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的鼻饲管固定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鼻饲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鼻塞片、鼻贴;
所述鼻塞片是一具有弹性的软片,并且鼻塞片卷拢至其左边缘部、右边缘部相互叠合,从而构成一个鼻塞管;
所述鼻塞管的外形呈上细下粗的锥台状,鼻塞管的管腔呈上下贯通的直柱状,鼻塞管的外壁固定有搭扣带、搭扣柱;
所述搭扣带是具有弹性的软质带体,搭扣带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间隔分布的多个扣眼,其中的一个扣眼以紧配合方式套置在搭扣柱上;
所述鼻贴是一具有粘性的胶布,在鼻塞管的外壁固定有左右各一根塞管拉线,该两根塞管拉线的上端均与鼻贴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鼻塞片的左部厚度从右至左逐渐变薄,鼻塞片的右部厚度从左至右逐渐变薄。
进一步的,所述鼻塞片的上边缘部包覆有一层软质包层。
进一步的,所述鼻塞片卷拢至其左边缘部、右边缘部相互叠合并相互粘接。
本发明提供的鼻饲管固定器,利用鼻塞管包裹住鼻饲管,将鼻塞管上部插入病人鼻孔后,可以利用鼻塞管的弹性实现对鼻饲管的一重固定,再将鼻贴贴在病人鼻部后,可实现对鼻饲管的二重固定,这种双重固定方式对鼻饲管的固定稳定性好,能有效避免鼻饲管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鼻饲管固定器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鼻饲管固定器中的鼻塞管沿图1中的A-A线剖开后的主视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鼻饲管固定器中的鼻塞片的左前视角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鼻饲管固定器中的鼻塞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鼻饲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鼻塞片1、鼻贴4;
所述鼻塞片1是一具有弹性的软片,鼻塞片的上边缘部包覆有一层软质包层6,鼻塞片1的左部厚度从右至左逐渐变薄,鼻塞片1的右部厚度从左至右逐渐变薄,并且鼻塞片1卷拢至其左边缘部、右边缘部相互叠合,从而构成一个鼻塞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28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