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修站内的铁路轨道用辅助刹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2958.0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5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恒波;郑云霞;陈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恒波 |
主分类号: | B61H7/08 | 分类号: | B61H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郑赛男 |
地址: | 610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修 站内 铁路 轨道 辅助 刹车 系统 | ||
一种维修站内的铁路轨道用辅助刹车系统,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包括车轮,所述车轮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轨道,所述轨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装置,所述轨道的外侧设置有线圈;该维修站内的铁路轨道用辅助刹车系统,通过辅助刹车、增大阻力、可减小现有刹车方式擦损程度的优点,可在轨道机车进站检修时,利用磁性的吸引力,增大对车轮的阻力,起到辅助刹车的效果,提高了刹车的效率,减少了刹车距离,另外,可与现有的硬摩擦刹车方式配合使用,进一步的增加其刹车阻力,但不会额外增加摩擦力,减少了对车轮的磨损,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轨道机车在进站时刹车的及时,避免了因此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维修站内的铁路轨道用辅助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轨道主要依靠轨道机车实现运营,无论是老式的绿皮火车还是高铁、动车,都离不开铁路轨道的支持,对于运营中的铁路轨道交通来说,机车的定时检修是保障性能的重要方式,因此轨道交通工具一般都会配备专用的检修站,站内铺设专用轨道。
轨道机车进站检修时需要保持较低的速度,以防止出现刹车不及时的问题,常用的进站方式为利用动力车头低速运行至站内再进行刹车,或者直接选择牵引装置进行牵引,无需动力车头推动。由于轨道机车的重量较大,在运行时具备相当大的动能,刹车时惯性较大,可能存在刹车不及时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有的刹车方式一般为单一的硬摩擦,对车轮的磨损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者提出了一种维修站内的铁路轨道用辅助刹车系统,具备辅助刹车、增大阻力、可减小现有刹车方式擦损程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辅助刹车、增大阻力、可减小现有刹车方式擦损程度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维修站内的铁路轨道用辅助刹车系统,包括车轮、轨道、电磁装置、线圈、触发机构、座体、导体、导线、转轴、盘簧、半齿轮、活动杆、球体、复位弹簧。
上述结构的位置和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车轮的下方活动连接有轨道,所述轨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装置,所述轨道的外侧设置有线圈,所述线圈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触发机构;
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体,所述导体之间设置有导线,所述座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座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盘簧,所述座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半齿轮,所述座体的外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规定连接有球体,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同一组的六个所述导体通过导线电连接,且连接方式为串联,所述导体的规格尺寸均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球体为球形结构,采用柔性耐磨材质,共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活动杆对应且位于其顶部,两个球体的规格尺寸均相同,其顶部高度在同一水平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簧共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活动杆对应且规格相同,同一组的复位弹簧与活动杆呈竖直分布且轴线为同一条直线。
作为优选,所述线圈套接在触发机构的外侧,不与触发机构接触,其位置低于活动杆的高度。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及产品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维修站内的铁路轨道用辅助刹车系统,通过辅助刹车、增大阻力、可减小现有刹车方式擦损程度的优点,可在轨道机车进站检修时,利用磁性的吸引力,增大对车轮的阻力,起到辅助刹车的效果,提高了刹车的效率,减少了刹车距离,另外,可与现有的硬摩擦刹车方式配合使用,进一步的增加其刹车阻力,但不会额外增加摩擦力,减少了对车轮的磨损,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轨道机车在进站时刹车的及时,避免了因此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恒波,未经陈恒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29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