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径流式水电站优化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3067.7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9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马跃先;邓旭;王朋;郭峰;郭洋洋;刘纪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郑大水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6/2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径流 水电站 优化 运行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径流式水电站优化运行方法,所述水电站设置有前池、上游来水采集装置以及各机组出力采集装置,所述前池设置有水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S1:所述各机组出力采集装置用于采集各时段的各机组出力,所述上游来水采集装置用于采集上游来水,所述前池水位监测装置监测并采集前池水位,所述机组出力的采集、所述前池水位的采集以及所述上游来水采集在时间关系上一一对应;
S2:水电站开机运行后,不断采集所述各机组出力、所述上游来水以及所述前池水位数据,当前池水位稳定在正常高水位,且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值小于设定值时,记录此时的各机组出力,并记录此时的上游来水数据,所述各机组出力、上游来水数据一一对应;
S3:对于采集到的上游来水数据与机组出力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形成大数据,所述处理方法为:按照步骤S2的方法,记录不同来水数据对应的各机组出力,形成来水数据与各机组出力一一对应的数据库表;
S4:对于水电站任一运行工况,根据上游来水采集装置采集上游来水数据,在所述步骤S3中的数据库表中进行查找,若采集到的上游来水数据等于数据库表中的某一上游来水数据,则找出该上游来水数据对应的各台机组出力,按照该出力值进行开机运行或将已经运行的机组调整至该机组出力值;若采集到的上游来水数据不等于数据库表中的某一上游来水数据,则找出与采集到的上游来水数据相邻的两个上游来水数据进行差分,并对应得到各台机组的出力的差分值,并按照该出力的差分值进行开机运行或将已经运行的机组调整至该机组出力值;
S5:监测前池水位以及上游来水数据,若前池水位上涨,则将开机机组出力增加;若前池水位下降,则将机组出力减少,执行上述调整,直至前池水位稳定在正常高水位,且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值小于设定值时,此时记录该来水数据以及各机组出力调整后的出力值,并更新形成步骤S3中的数据库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径流式水电站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还包括数据库表的更新:对于新采集到上游来水数据、对应的所述各机组出力与数据库表中的同一上游来水数据对应的所述各机组出力发生变化时,覆盖原有数据,进行数据更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径流式水电站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更新时,进行如下判断:如果新采集的上游来水数据、对应的所述各机组出力与数据库表中的同一上游来水数据对应的所述各机组出力相比,其总出力值的误差大于10%;或新采集的上游来水数据、对应的所述各机组出力与该上游来水数据相邻两个上游来水数据差分得到的所述各机组出力相比,其总出力值的误差大于10%,提示数据异常,不进行数据更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径流式水电站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来水采集装置采集的数据可以为上游来流渠道的水位值或电站引水闸门的开度值或上级电站对应的机组负荷值或电站引水渠道的流量测量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径流式水电站优化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池水位在一定时间内变化值小于设定值时可以设定为:时间1h,变化值为正负10cm;前池的正常高水位为水电站运行过程中的正常工况下的前池高水位,可以选择为低于前池溢流堰5-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郑大水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郑大水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30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发器打胶定位工装和蒸发器载运装置
- 下一篇:乙烯装置用低温离心压缩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