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载药聚己内酯-壳聚糖-二氧化硅杂化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4060.7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1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滕淑华;周华建;周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34 | 分类号: | A61K47/34;A61K47/36;A61K47/04;D01F8/14;D01F8/18;D01F1/10;D01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联群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药聚己 内酯 聚糖 二氧化硅 化纤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载药聚己内酯-壳聚糖-二氧化硅杂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聚已内酯(PCL)、壳聚糖(CS)溶于乙酸溶液中;随后加入药物,充分搅拌得到载药混合溶液;硅源水解后得到SiO2溶胶,将SiO2溶胶滴加至上述载药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得到纺丝前驱体溶液;采用溶胶-凝胶结合静电纺丝法技术制备得到载药三组分杂化纤维;
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将聚已内酯(PCL)颗粒和壳聚糖(CS)粉末依次加入到乙酸溶液中,充分搅拌下得到均匀、透明的电纺PCL-CS溶液;
步骤(2)将药物加入到步骤(1)的PCL-CS溶液中,搅拌使之溶解,得到载药混合溶液;
步骤(3)将硅源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水解,得到澄清的二氧化硅(SiO2)溶胶;
步骤(4)在不断搅拌下,将步骤(3)所得二氧化硅(SiO2)溶胶滴加到步骤(2)的载药混合溶液中,混合搅拌0.1~5 h后得到纺丝前驱体溶液;
步骤(5)将步骤(4)中的纺丝前驱体溶液通过溶胶-凝胶结合静电纺丝技术制成形态连续的纤维,得到载药PCL-CS-SiO2杂化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聚己内酯-壳聚糖-二氧化硅杂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PCL的浓度为10%~30%(w/v);CS的浓度为0.5~2%(w/v);乙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70~9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聚己内酯-壳聚糖-二氧化硅杂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药物为水溶性的抗生素、蛋白质、抗肿瘤药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药物具体为:盐酸四环素、盐酸万古霉素、白蛋白或盐酸阿霉素;药物浓度为0.1~20%(w/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聚己内酯-壳聚糖-二氧化硅杂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硅源为正硅酸乙酯(TEOS)、正硅酸甲酯(TMOS)、正硅酸丁酯(TBOS)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催化剂为盐酸、硝酸、硫酸中的任意一种;水解时间为1~50 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聚己内酯-壳聚糖-二氧化硅杂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静电场的电压为10~30 kV,推注速度为0.5~5 mL/h,接收距离为10~2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药聚己内酯-壳聚糖-二氧化硅杂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5)中,所得纤维形态连续,无明显的结构缺陷;平均直径在100~800 nm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40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叶片特征的径向异形柱塞泵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防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