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胶塞与塑料管帽一体化的真空采血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4213.8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0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施慧勇;高原;林良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A61B5/15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许玲爱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塑料管 一体化 真空 血管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胶塞与塑料管帽一体化的真空采血管,包括管帽和胶塞,所述管帽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柱状腔体,所述柱状腔体底面设置有供采血针穿过的穿刺孔,所述柱状腔体的侧壁形成柱状限位部,所述柱状限位部与管帽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两者间隙处双色注塑填充有胶塞,所述胶塞的上段填充密封住该处间隙,所述胶塞下段的内侧包覆住柱状限位部外侧面和底面,所述胶塞下段的外侧面与管帽侧壁留有供管体装配进入的间隙,所述胶塞下段的外侧面形成与管体内侧壁挤压密封的回转体密封部。本发明在生产时将胶塞双色注塑到管帽中,使得胶塞和管帽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对胶塞和管帽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得管帽连接管体后密封效果更好,同时省略了安装胶塞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包胶注塑成型橡胶胶塞与塑料管帽一体化的真空采血管。
背景技术
真空采血管主要用于血液样本的采集、盛装和保存,目前真空采血管的基本结构都是由管体、橡胶胶塞、塑料管帽(即安全帽)三者组成,其中胶塞通过橡胶的硫化成型后,再组装到塑料管帽内。这种结构,数十年来基本没有变化。但这种结构需要改进的缺陷是,生产工序多,在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物料的准备和管控困难。胶塞由于受到产品结构和原材料的限制,导致真空采血管易产生一些质量缺陷,例如:真空度降低,胶塞在管体内歪斜,以及在采集血液样本过程中,发生采集针穿刺困难、弹针等,需要改善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设计一种全新的,通过包胶注塑成型工艺实现橡胶胶塞与塑料管帽一体化,适配管体安全的新一代真空采血管,其全新的造型及结构设计,先进的生产工艺应用,目前在行业内暂时没有被提出或发明。
相对于行业中已有的真空采血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除了在安全可靠性及稳定性得到提高外,同时既节省了橡胶胶塞的装配工序,又打破了原有产品基于相对落后的生产工艺所设定的结构限制,对于达成真空采血管在使用过程中,所需要满足的质量和功能要点,即真空度保持,采血负压稳定,采血方便可靠,运输存储安全可靠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和解决思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胶注塑成型橡胶胶塞与塑料管帽一体化的真空采血管,包括塑料管帽和橡胶胶塞,所述塑料管帽顶部向下凹陷形成柱状腔体,所述柱状腔体底面设置有供采血针穿过的穿刺孔,所述柱状腔体的侧壁形成柱状限位部,所述柱状限位部与塑料管帽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两者间隙处包胶注塑填充橡胶胶塞,所述橡胶胶塞的上段填充密封住该处间隙,所述橡胶胶塞下段的内侧包覆住柱状限位部外侧面和底面,所述橡胶胶塞下段的外侧面与塑料管帽侧壁留有供管体装配进入的间隙,所述橡胶胶塞下段的外侧面形成与管体内侧壁挤压密封的回转体密封部,其中管体可以选择PET材质。
优选的,创新设计的橡胶胶塞,与现有真空采血管相比,上述全新设计的橡胶胶塞造型与结构,其底面为平面,且与管体的管口挤压接触,使一体化的胶塞塞管帽部件,在压装进入管体后,因为橡胶的回弹力,形成了在管帽之间,从外到内的第一道密封区域,即位于管体开口顶端环状平面的密封区域。
优选的,所述回转体密封部在水平方向设置有凸起的环状密封筋。
优选的,所述环状密封筋的数量为2-4个,所述环状密封筋沿竖向间隔排布且彼此之间平行布置。
同时,作为创新设计的塑料管帽,其上的柱状限位部的特别设计,给管帽增加了一圈环状塑料内墙结构,以便起到以下两种作用:
1)提供刚性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橡胶胶塞的环状密封筋,改善并提高了,环状密封筋受到足够的压缩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即回弹力,改善密封功能;
2)与橡胶胶塞相互之间相互粘接牢固安全
从而使环状密封筋在受到过盈挤压时,产生足够的回弹力,发挥橡胶胶塞持久安全的密封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42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